“父皇這樣喜歡明朗,兒臣當年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梁崇月佯裝不開心的朝著渣爹抱怨,本也沒指望渣爹能給她什麼,渣爹喜歡明朗,她自然也樂意看到。
卻不曾想,她剛說完,就看見渣爹打開一旁的抽屜,從裡麵拿出一份已經寫好卷起的聖旨,放在她麵前。
“看看吧,彆說父皇偏心,明朗生的像你,父皇這叫愛屋及烏。”
梁崇月絲毫不相信,若是渣爹真的是因為愛屋及烏,他肯定不會說出口的,不過是用來安撫她的借口罷了。
不過對於渣爹手上的聖旨,梁崇月還是很好奇的,上手接過打開,裡麵當真如她所料是她的繼位詔書。
“怎麼樣,父皇向來說話算話。”
梁崇月將手上的聖旨看完後,一抬眼就看見渣爹微微上揚的下巴,和驕傲的眼神。
“是,父皇是天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梁崇月捧著聖旨愛不釋手,從前還以為這皇位之爭不會這麼容易,現在繼位詔書就在她手上,從前和渣爹對弈時的場麵恍若昨日。
“還有,你看中的那兩個女官,父皇已經將人調到了禮部,接下來怎麼用就看你自己了。”
禮部所管理的範圍極廣,與其他幾部相比要更適合女官一些。
若不是梁崇月忙著生孩子,這兩位女官,梁崇月絕不會將她們送到禮部,她們該去更凶險的地方廝殺一番,多見識一番朝堂的血雨腥風,以後才能更好的為她所用。
“多謝父皇,兒臣明白了,宮宴也快開始了,咱們出發吧。”
梁崇月手上拿著兩道聖旨,跟在渣爹身後,明晃晃的出現在了熱鬨的太和殿中。
“陛下駕到、太女殿下駕到。”
齊德元尖細的聲音響起,大殿之上瞬間就安靜了下來,眾人皆跪地臣服。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參見太女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卿家起來吧,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禮。”
梁崇月一直跟在渣爹身邊,第一個起身後,就感覺到背後有數道灼熱的目光一直在盯著她看,梁崇月轉過頭去,第一眼對上的就是良妃那雙還沒收住情緒的雙眼。
這樣狠辣的眼神明晃晃的展示出來,不知道是不是渣爹最近太過縱容了,連本分都忘了。
梁崇月一改往日常態,沒有直接上手去收拾良妃,好戲剛剛開始,一會兒有的是她哭的時候。
至於她那位笑的滿臉真誠的八皇弟瑞王,梁崇月對已回報微笑,像是完全不知情最京城裡的風風雨雨。
“臣妾來遲了,陛下莫怪。”
母後的聲音從偏門處傳來,聲音裡帶著爽朗的笑意,梁崇月側目看去,就見母後懷中抱著明黃色的繈褓在幾位姑姑的護送下,一路走到渣爹身邊。
繈褓中的孩子一雙黑葡萄一樣大的眼睛,看向她的時候,比天上的星還要閃耀。
梁湛熟練的上手接過了皇後懷中抱著的孩子,輕聲安撫起來,眾人的目光落在那小小的明黃色繈褓之中,神色各異,一時卻想不起宮中和向家何適又多出了個剛出生的嬰兒。
“小明朗瞧見皇爺爺就笑啊。”
梁崇月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渣爹的聲音不算大,但在這裡安靜到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的太和殿上,就十分明顯了。
嬰孩銀鈴般的笑聲傳出,梁崇月注意到良妃和八皇弟眼中的警惕之色。
雖然一閃而過,但還是被她捕捉到了。
梁崇月把玩著手上的聖旨,這出戲好像沒有她想的那樣有趣,大局已定,這樣的跳梁小醜連上台的資格都沒有。
梁湛逗弄著明朗的小臉,低頭給了崇月一個眼神,下一秒,齊德元就伸手朝著殿下手上的聖旨而去。
梁崇月將聖旨放在齊公公手上,等著聽齊公公宣旨。
齊德元先打開一份聖旨,正巧是小殿下的,齊德元得了陛下的吩咐,開始放聲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聽到齊公公宣旨,剛起身的眾人又跟著跪了下去。
“《朕惟宗枝繁衍,皆賴祖德庇佑。太女之女,誕於皇家,自幼聰慧過人,性行溫良,端莊恭謹之態,有逾常人。其於禮儀進退,皆中規矩,且心懷仁愛,宅心仁厚,甚得皇室之風範。
朕嘉其賢能,念其貴胄之身,為顯皇家恩寵,昭示天下,特封其為寶郡王。望爾今後,益加勤勉,恪守王爵之責,忠君愛國,為國之棟梁,為宗室之表率。
朕將視爾之行,常加眷顧。爾其欽哉,勿負朕望。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已經看過一遍的聖旨,但在眾人麵前,由齊公公宣讀出來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梁崇月站在渣爹身側的位置上,俯視著太和殿上眾人神情如何。
有驚有喜,更有甚者,在齊公公念完後,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聖旨,像是想將聖旨看穿,看清楚上麵寫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兒臣代明朗多謝父皇隆恩。”
梁崇月收回視線,朝著渣爹緩緩跪下,齊德元將聖旨重新折好後放到了殿下手中時,還不忘補充一句:
“殿下先彆急著起身,咱家這裡還有一道聖旨。”
齊德元清了清嗓子,將剩下的聖旨打開,環顧了一圈後,出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退位後,由皇太女梁崇月即登大寶,承繼大統,以皇者之尊,統領萬邦,望爾登基之後,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秉承公正,任賢使能,廣開言路,振興朝綱,使我朝江山永固,國祚綿長,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
“朕之諸皇子皇孫,以及王公大臣等,皆當儘心輔佐新君,不得有違,如有心懷不軌者,妄圖篡位者,必遭天譴,國法嚴懲。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前麵沒有那麼多的贅述,開頭第一句就是昭告天下,這大夏的王位隻會是她梁崇月一人的,誰也搶不走,誰也奪不去。
“兒臣叩謝父皇隆恩,定不負父皇所望,以祖宗社稷為重,殫精竭慮,勤勉治國,不負天下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