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老丞相出兵到底勞民傷財,雖西域不及大夏一半,但也有個十之二三,凡是戰爭就會有將士犧牲,還請您出言勸勸陛下吧。”
蔣老丞相身後的官員小聲請求著,蔣老丞相沒有著急說話,而是微微轉頭,將目光看向了另一列最前方站著的定國公。
他先前是收到了殿下被西域來使暗害的消息,陛下此舉也是為殿下報仇,或許是其中緣由不方便說出。
蔣老丞相也是朝堂上的老人了,他是最主張和平之人,但太女殿下是陛下唯一的孩子,陛下要為殿下報仇,敲打西域也是理所當然的。
蔣老丞相一時拿不定主意,隻能等著定國公那邊的反應。
若是定國公也主張和平,他便開口;若不是,那就是此事早已決定,不是他們一人一言可以阻止的。
向華焱遞了一個眼神給蔣老丞相,如今朝堂之上,他和蔣老丞相一文一武是陛下的左膀右臂。
此事不方便早早透給蔣老丞相消息,陛下決定了的事情便不會更改,向華焱隻希望蔣老丞相能明白他這眼神的含義。
兩人都是極聰明的人,一個眼神就互換了消息。
“此事陛下既已說出口,那便不會更改,西域若有不臣之心,敲打也是應當的。”
站在蔣老丞相身後之人聽蔣老丞相這話,也默默的把心思都收了起來。
蔣老丞相聲音不小,朝堂之上的百官都能聽到,剛剛還激烈應和的幾人紛紛住了嘴。
陛下此言在朝堂上並沒有掀起什麼風浪,大權在握的女人,她說什麼就是什麼。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此事就這麼定下了。
十日後整軍出征,皇太女率軍親征,鏢旗將軍輔佐左右。”
朝堂之上隻有一個鏢旗將軍就是定國公,百官沒有想到陛下派兵攻打西域,竟是讓前天才冊封的皇太女殿下率軍親征。
向華焱不覺得有什麼,陛下前幾日給了他消息,陛下當年率軍出征的時候也不過才十六七歲。
邊關幾月就解決了大越和狼瓦,陛下榮威遠勝他這樣的將帥。
太女殿下是陛下親手教出來的,西域小國還不敵大越和狼瓦,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是,臣遵旨,一定好好輔佐太女殿下親征。”
百官還想再說什麼,定國宮已經領旨了。
就是蔣老丞相看見這一幕都忍不住想要勸勸陛下三思,忍了忍,還是沒忍住道:
“太女殿下畢竟是陛下唯一的孩子,如今大夏國力強盛,就是要攻打西域,也不必太女殿下親自出征啊,太女殿下身係大夏未來,還請陛下三思。”
“太女殿下身係大夏未來,還請陛下三思。”
朝堂之上,除了定國公和幾位武將外,百官皆跪,一字一句說的都是大夏的未來。
梁崇月明白他們一生小心謹慎,擔心明朗真的在西域出什麼事情。
畢竟她隻有明朗一個女兒,這麼多年也從未培養過什麼旁的繼承人,若是明朗在大夏有個三長兩短,她這個年紀也生不出第二個孩子了。
“兒臣遵旨,還請陛下放心,兒臣一定不負陛下厚望,區區西域小國豈是我大夏將士之敵。”
母女兩人在朝堂之上一唱一和,說的百官們連一句話都插不上。
一場早朝下來,百官說的最多的就是“請陛下三思”,“請殿下三思”。
奈何這是早已思量過的事情,後來百官們看陛下心意已決也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