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此說了,雷俊不做勉強,但有另一番安排:“既如此,紀道兄可在山中選取合意的地方,然後本派加以安排一番,總不能耽誤紀道兄的修行。”
楚昆在一旁微笑道:“師兄,此事交給我吧,紀道兄勿慮。”
雷俊:“好。”
紀川不多矯情,隻認真向雷俊、楚昆道謝。
謝過二人後,紀川看著楚昆,有些感慨:“常聞楚道友大名,此前少有機會見麵,今後希望能多多拜會道友。”
楚昆:“紀道兄說哪裡話?我年輕識淺,該我請你指教才是。”
紀川笑著先看看雷俊,然後再看看楚昆:“楚道友太客氣了。”
他沒多說什麼,但看著現在的楚昆,他就想起之前的雷俊。
楚昆和師兄雷俊年紀約莫相差十歲,今年尚不足四十之齡。
但已然是道家符籙派六重天道印境界的修士。
大家同為六重天修士,楚昆到這個境界的年齡,可比他紀川要小。
就紀川所知,以楚昆自身而論,距其當初修成四重天,結成元符時,時間約莫過去十二年左右。
這個速度,已經驚爆不知多少人的眼球。
近年來的天師府傳人中,刨除上三天以前修行進步速度太過嚇人的唐曉棠不論,也隻有雷俊從四重天一層到六重天境界用時九年,比楚昆更快。
雖然距離七重天境界尚有不小距離,但楚昆如此進步速度,讓外界不得不再次對天師府側目。
不過,於外界而言,楚昆較之雷俊更是深居簡出,極少離山,亦極少與人鬥法拚殺。
是以楚昆進步雖快,名頭上多少有些虛浮。
隻是因為前麵有個厚積薄發漸漸證明自己鬥法實力同樣超群的同門師兄雷俊存在,所以外界當前亦不敢輕視楚昆。
甚至,儘量往高估量。
紀川話不多說,但看他的表情和動作,楚昆大致能猜到對方意思,心中哭笑不得。
身邊有雷俊這樣的例子,讓他想低調都不可得。
這時候,楚昆對大師兄王歸元很多時候被動受人關注的無奈,感同身受。
……隻是,楚道長這種時候,就全然忘記了王道長的無奈,他這個三師弟同樣有一份功勞。
時間逐漸臨近一月十五的大典日期。
預期的賓客漸漸到齊,天師府內外,關於大典的籌備,也日漸妥當。
一月十四夜裡,典禮便初步開始。
敕水禁壇,朝真拜鬥,修齋請師,宿啟行科。
流程同雷俊當年自己參加傳度時一樣。
唯一的不同是,當年他是聽從安排走流程的道童。
而今晚,他是那個負責主持大典的高功法師。
在宿啟行科環節,由雷俊負責禮拜啟白,禱告上蒼和曆代祖師,作為正式齋醮前的預告。
待到第二天一月十五,唱道讚,詣醮壇,入地戶,升天門,上十方香,焚降召符,上本位香,宣讀法咒,其後親手持香爐,行發爐禮儀等程序,都由雷俊主持完成。
待到傍晚,方是真正的設醮傳度。
徐端、呂錦段、紀川等觀禮嘉賓,則是到傍晚這時,方才入席觀禮。
一般而言,觀禮嘉賓的觀察重點,都在於天師府參加傳度的門人身上,看看天師府近年來有哪些出色的苗子冒頭。
不過眼下,大家觀看這屆傳度大典,注意力首先都集中在那個身材高大,主持大典的紫袍道士身上。
“主持傳度大典的天師府高功法師裡,近年來這位是有數的年輕了。”徐端注視雷俊。
純陽宮朱雀長老呂錦段輕輕點頭:“還不足五十之齡。”
唐曉棠當初到上三天修為時自然更年輕。
但一來她當時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道童身份,二來早年也沒人急著對她委以重任。
等到唐曉棠接掌天師之位時,就成了從道童一步到天師。
她第一次主持傳度大典時,已然是天師的身份。
許元貞則是從來不參與類似事。
“徐道兄應該有所聽聞吧?”呂錦段言道:“這位天師府的雷道友,之前在南荒時,曾經展現鬥姆星神法象之外的第二尊法象。”
徐端頷首:“有聽過。”
他視線看向另一邊。
遠處,當時親眼目睹雷俊玄霄雷祖法象現世的大唐神策軍將軍盧方,此刻正在那邊,同樣作為嘉賓,旁觀天師府這次傳度大典。
徐端當年雖然沒有前往南荒,但早在那時,就有身在南荒的蜀山弟子將消息傳回山門。
“天師府這一輩,真是人才輩出啊。”徐端視線繼續移動,最後落在其他方向。
在那裡,當代天師唐曉棠,正饒有興趣觀看大典進行。
唐天師對自己主持傳度已經漸漸失去興趣。
不過眼下看雷俊這個新手第一次走馬上任,則讓她感覺頗為有趣。
她修為實力不比盧方。
徐端的視線剛移過來,唐曉棠立刻就回望過去。
蜀山太上長老點頭致意,唐曉棠同樣頷首回禮後,重新轉頭看向醮場中的雷俊等人。
“雖然一直沒有公開宣揚,但這位雷道友,極可能同唐天師一樣,是仙體根骨。”徐端言道。
呂錦段同意對方的判斷。
不用徐端動問,呂錦段便先搖頭:“雷道友的仙體,可能也是走陰行的路數,但不是純陰仙體。”
他純陽宮有個正兒八經的純陰仙體蔣漁,所以對這方麵的判斷頗有把握。
徐端聞言,便點點頭,然後說道:“能新創一門全新的法象,說明這位雷道友的悟性天資亦不會低。”
呂錦段:“現在就看他何時能修成八重天境界了。”
徐端:“除非他在七重天到八重天之間的天塹劫難處停滯太久,否則十年內應該就可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