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才不顧非議,一力將徐婉宜捧上貴妃之位。
皇帝一向不是個在意身後事的,更不會介懷自己在史書上留下怎樣的惡名。
皇帝禦極多年,對什麼事都看得淡,遇見徐婉宜才知道,他也有必須要得到的人。
看見徐婉宜就像回到了少年情熱時。
這樣的明珠就該珍藏在內宮,長長久久地伴在帝王側。
皇帝沒再說什麼,心頭升上無限憐惜,溫柔地撫著徐婉宜纖薄的肩。
待到徐婉宜妝飾儘卸,皇帝也隻剩明黃裡衣。
徐婉宜嫣然一笑,腦海中閃過春冊上的畫麵,媚眼如絲,藕臂環上皇帝。
皇帝眼底一片欲色,緊扣徐婉宜的細腰。
帳縵悄無聲息地合上,衣衫散落一地,隻聽見聲聲嬌吟和粗重喘息。
這一夜重華宮春意無限,紅燭高照直到天明,六宮不知絞碎了多少帕子。
皇帝繞過禮部冊封了貴妃,本是內宮之事,隻是這貴妃身份不一般,是武安侯府前夫人,臣子之妻。
皇帝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以徐氏為貴妃,這事就嚴重了,他日史書工筆,隻怕當今清譽毀在這徐貴妃身上。
前朝為此物議如沸,後宮也不安寧。
原本以為是哪個大膽的宮女,現在想想若是宮女倒還好些,至少身家清白,誰能料到是臣下之妻,如此荒唐,難道合宮的美人,還比不過一株殘花?
徐氏封妃的聲勢浩大,鹵簿儀仗遠勝過貴妃規格,走的還是中宮大婚才能進的坤寧門,是何等的寵愛加身,叫六宮為之側目。
前朝後宮往一處使力,誓要將這迷惑君主的妖妃趕出宮。
前朝禦史力諫,不惜以性命要挾。
皇帝隻是輕輕巧巧的一句話就堵得群臣啞口無言。
“今日血濺禦前者,夷三族,九族子弟不得入仕。”
死諫者不過是求個剛直的名聲,哪裡又想賠上全族呢?
皇帝鐵血手段,說得出做得到,群臣一時間偃旗息鼓。
妃嬪們齊聚坤寧宮,伸長了脖子要看看貴妃究竟長什麼模樣,能把清心寡欲的皇帝迷惑到如此地步。
有無寵嬪妃嫉妒得眼睛都紅了,“聽說昨夜重華宮叫了五六回水。”
“陛下何曾有這樣的時候。”
“重華宮曆來是寵妃居所。”
皇後聽著底下的嬪妃聒噪,並沒有製止,現在更坐不住的應該是德妃。
德妃眉間陰霾密布,原先六宮寵愛平平時,皇上偶爾和她說幾句話就算是得寵。
可直到見了這位貴妃的逾矩之處,才知道皇帝真正寵愛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恨不得將所有好東西都捧到那人麵前,再加上貴妃一入宮就壓了德妃一頭,成了眾妃之首,自己竟成了個笑話。
有人憤憤不平道“壞了這麼多規矩,真是——”
畢竟是主位嬪妃,點到即止,也不能說得太過分。
淑妃淡淡瞥了一眼那嬪妃,“皇上喜歡,那才是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