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在軍營混了頓油水很足的午飯,便又開始了‘遊山玩水’。
大明很大,人口眾多,百姓生活狀態自然大不相同。
江南普遍富足,卻也一樣有窮地方,至於賦稅貢獻不高的省份,百姓生活更是遠無法與金陵、蘇州這些地方相比。
體形瘦削,補丁衣服……才是常態。
大明開海通商百五十年,賺取了大量的財富與資源,國力之強盛,乃曆史之最,可人口也是曆史之最。
單從百姓生活品質方麵來說,除了江南部分區域,百姓整體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太大的改善。
基礎的溫飽是滿足了,可也僅限於此,吃肉仍是奢侈,也就過節才能舍得吃。
李青去了黃河兩岸,以工代賑還在繼續,大地震的餘波還沒徹底平息,多數百姓仍未安定下來。
總體還算知足,沒有怨聲載道,‘石人一隻眼’的情況也沒可能發生……
逛完黃河、長江兩岸,李青繼續‘遊山玩水’,著重留意貨幣使用的品類。
小民日常生活的小筆支出,仍銅錢為主,稍大一些的支出便用寶鈔,如今寶鈔的使用份額較之正統朝前,提升了好大一大截兒。
當然了,大商賈之間的交易,還是以白銀以及銀票為主。
百五十年來,世界諸國流入大明的白銀太多太多了,朝廷根本沒辦法不讓民間使用白銀交易,也沒道理不讓。
在李青看來,貨幣的多元化使用,並非壞事。
尤其是大明寶鈔這種發行成本極低,且能有效提振經濟的貨幣。
橘子多了,朝廷也不再如洪武、永樂兩朝那般一股腦海量超發,如此情況,朝廷的適度超發,並未動搖寶鈔信用。
不過終是回不到朱元璋剛發行寶鈔的時代。
那時候一貫鈔可抵得上一兩白銀,這時候……一貫鈔隻能抵得上一百文銅錢。
整整縮水了十倍!
可流通的所有寶鈔購買力加在一起,卻要比洪武、永樂朝高了太多,加上銅錢和白銀,市麵上的貨幣總量,處於相對飽和的狀態,也大大提高了流通性。
夏去秋來,秋去冬來……
李青又去了天津衛,鐵路修建還未完全竣工,不過也到了收尾階段,再去京師,鐵路也未竣工,皇家科學院也還在建……
李青不是急於求成之人,慢工出細活也挺好的,不差一時半會兒。
接著,李青又去嘉峪關外,見了實為知縣,名為知州的楊彩。
楊彩沒有讓李青失望,開荒有了很大進展,雖尚不能做到口糧自給自足,卻也減輕了糧食依賴問題,同時,也迎來了一大波嬰兒潮。
青年男女結成夫妻,造人自然刻不容緩,加之李時珍的育兒指南,嬰兒存活率幾乎與關內無異。
此外,與關內、西域的經濟交流,也完全打通了,且隱隱成為了關內與西域之間的交通樞紐……
李青對楊彩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又為他寫了一道請功奏疏,一番大餅與敲打之後,再次踏上旅程……
普及教育的力度並未延緩,這麼多年下來,且許多地方都有了明顯成效,地方士紳的排斥心理也大大減輕,之前的種種惡劣行徑減少許多。
李青聽了許多“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讀書聲朗朗上口,透著生機勃勃,令李青對改製的信心更足了些。
十一朝的鋪墊、努力,經濟、科技的提升……為改製提供了基礎條件。
這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感覺十分美妙,比之美酒佳釀還要甘甜、爽口、醇厚無數倍……
不知不覺間,嘉靖三十八年悄然已至。
一月,二月,李青繼續遊曆。
三月春之後,李青才無聲無息地回到連家屯兒。
自掏腰包買了草藥,一口氣又煉了一大瓶丹藥,趁夜送去了乾清宮,送到了朱厚熜的枕頭邊上。
然後返往江南。
途中聽聞了金華府義烏縣發生了民亂,便去了解情況,到地方才知道民亂是去年發生的,且已經完美解決,一番打聽之後,才明白民亂發生的始末……
得知是戚繼光將其招募成了抗倭兵,李青又轉去了台州。
再見戚繼光,戚繼光更是春風得意。
媳婦兒生了兒子,且他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兵源,就是那些暴發民亂的礦工……
校場之上。
李青觀武,戚繼光眉飛色舞。
“這些可是寶貝啊。”
戚繼光振奮道,“相比之前的那些衛所兵、莊稼漢,這些礦工的體能素質、血性狠勁兒要好數倍不止,單論狠勁兒,就是募兵製度下邊軍也要稍遜一籌。”
李青已得悉始末,知道這些礦工的驚人‘戰績’,對此自不懷疑,隻是多少擔心戚繼光難以駕馭。
“可有倭寇動向?”
“暫時還沒有。”戚繼光說道,“不過,日本走私商販壓價的情況頻繁了許多,摩擦已經有了,估摸著轉商為寇亦不遠矣。”
李青問道:“俞將軍呢?”
“去福.建了。”戚繼光嘿嘿笑道,“我把我之前的那些兵一股腦全給他了,呃……侯爺你彆這樣看著我,我的訓練還是很有成果的,至少比他重新開始要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