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 伶人當道_華夏真相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十九集 伶人當道

第十九集 伶人當道(1 / 2)

第十九集伶人當道

先暗後明,眾誌成城;先明後暗,哀號一片。

唐莊宗時期,不但宦當道,複又內宮亂政。莊宗寵信皇後劉氏,付予權力極大,所發布敕令與皇帝詔敕具有同樣效力,各地官府皆須執行,不得違拗。

劉氏生性貪婪吝嗇,與李存勖一同聚斂錢財,且派人到各地經商,連柴火果蔬之類都要加以販賣,從中獲利。

四方藩鎮及外國所貢獻錢財皆據為己有,吝嗇不賞,隻用於供養伽藍佛祖。

降將朱友謙、袁象先、溫韜、張全義等,皆通過厚賂劉氏而得重用,朱友謙被賜宗室之名李繼麟,張全義被劉皇後尊為義父。

為搜刮天下賦稅,同光二年,以河中節度使李繼麟為兩池榷鹽使,以安邑、解縣兩池鹽課,每三月一輸於省。

又置內勾使,掌勾天下各州鹽鐵、度支、戶部三司財賦,以降將郭崇韜及宦官李紹宏為之。凡天下錢穀簿賬,均由內勾使裁遣,徒增州縣移報之煩。

而李紹宏不能得專其利,終究不悅。

李存勖自幼便喜歡唱戲,常與伶人嬉戲廝混,稱帝之後,自取藝名為“李天下”。

有伶人名敬新磨者好詼諧,偏有忠君愛國之心,每欲諷諫天子勤政,未得其便。

忽一日,莊宗與眾伶人嬉鬨,故意四處張望,自呼己名:李天下,李天下何在?

眾伶人皆嘻笑不答,惟敬新磨越眾上前,抬手便批莊宗麵頰,響亮至極。李存勖頓時被打懵,伶人亦都驚駭不已,以為敬新磨突然發瘋。

眾人上前,將其拿住,喝斥道:你好大膽,奈何敢批天子麵頰?

豈料敬新磨竟借機作戲,笑謂眾人道: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天子複誰呼邪!

於是莊宗非但不怒,反而大喜,當場重賜敬新磨。左右這才釋然,並皆嘻笑如故。

莊宗好畋獵,曾獵於中牟,踐壞民田數百畝。中牟縣令當馬切諫,為民請求賠償,莊宗大怒,叱縣令退去,並將殺之。

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諸伶走追縣令,擒至天子馬前,高聲斥責道:卿既為縣令,獨不知我天子好獵邪?奈何縱使百姓小民,稼穡以供稅賦!何不饑汝縣民而空此地,以備我天子之馳騁?依你之罪,當死無赦。

複又在莊宗馬前跪下,用戲詞中口氣,請立即行刑,身後諸伶人亦共唱和之。

莊宗大笑,怒氣便息,中牟縣令乃得免去。

其後敬新磨到殿中奏事,在殿內被惡犬追逐。敬新磨急忙躲在庭柱後麵,並向莊宗求救道:陛下不要縱使兒女咬人。

不料這一下卻犯了天子所忌,莊宗大怒。隻因李存勖出身夷狄,遊牧民族甚忌諱以狗取笑,見敬新磨當眾如此呼救,遂當場拉弓,欲射死敬新磨。

敬新磨知道闖下大禍,但有急智,忙又喊道:我與陛下乃是一體,殺之不詳。

李存勖聞此,忙問緣由。敬新磨則答道:陛下年號同光,天下皆稱為同光帝。若殺了敬新磨,銅則無光矣。

李存勖聞而大笑,複饒其命。

李存勖愛戲成癡,早在稱帝之前,便曾因任用伶人楊婆兒為刺史,而貽誤戰事。伶人周匝為將,亦在胡柳陂之戰中折損軍士無數,自己亦被梁軍俘虜。

周匝後為伶人陳俊救出,李存勖便授陳俊為刺史,以報答相救周匝之恩。當時親軍中很多百戰將士皆不能得到刺史之職,對此無不憤慨。

伶人隨意出入宮禁,欺淩大臣,群臣皆敢怒而不敢言,甚至巴結伶人,以保求富貴。藩鎮節度使也爭相重金行賄伶人,以固天子之寵,求保封國之地。

伶人之中,為害最深者乃是景進。

李存勖以景進為耳目,去刺探群臣言行,凡欲知宮外之事都要屏退左右,單獨詢問景進。景進由此依據自己好惡大進讒言,乾預朝政。

文武百官對景進皆忌憚不已,視若猛獸。

在寵任宦官、伶人同時,莊宗李存勖對功臣宿將又多有猜忌之心。

李嗣源是後唐滅梁第一功臣,曾表奏義子李從珂為北京內牙馬步都指揮使,希望李從珂能就近照顧家中眷屬。

李存勖卻認為李嗣源握兵權居大鎮,卻插手軍政人事,故不但不允,反將李從珂貶為突騎指揮使,遠戍石門鎮。並多次駁回李嗣源入朝請求,又命心腹朱守殷暗中監視。

朱守殷早在李存勖為晉王時便始為奴,為人陰險多謀,且有勇力,因此受寵。又喜探查他人隱私,李存勖以為忠心為己,遂提升為蕃漢馬步軍都虞侯。

李存勖滅梁之後,複以朱守殷為巡檢,使其糾察諸藩。朱守殷恃恩驕恣,淩侮勳舊,與伶人景進互相勾結,權勢熏天。

莊宗由是重用宦官、寵信伶人、內宮乾政、忌害功臣,便既導致天下大亂。

同光二年春,樞密使郭崇韜鑒於朝廷選人偽濫嚴重,命有司對選人精加考核。

通過此次整飭,凡參預南郊祭祀一千二百員職事官,十之八九被塗毀告身,驗明正身得以注官者才得數十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被塗毀告身棄而不用者皆令返鄉,千餘參選之人或號哭道路,或餒死逆旅。

郭崇韜雖是忠心為國,卻亦因此得罪天下。

字幕:郭崇韜字安時,代州人。早年從軍,初在昭義節度使李克修手下效力。

李克修死後,郭崇韜還至李克用帳下,此後便為李克用近臣。

郭崇韜做事乾練、為官清廉,且遇事機警,應對從容,莊宗李存勖繼承王位後更是器重,任為中門副使,命與孟知祥、李紹宏一起參與機要。李紹宏到幽州任職,孟知祥亦求外任,李存勖使孟知祥推舉一人代替其職,孟知祥便薦郭崇韜。

從此郭崇韜專掌機要事務,跟從李存勖到處征戰,勤懇無怨。李存勖稱帝後,因郭崇韜大功,被命為兵部尚書和樞密使。

郭崇韜雖輕錢財,但權欲極重,乃至多樹政敵。

為完全控製樞密院大權,郭崇韜奏請宦官張居翰同任樞密使,而使老上司馬紹宏做宣徽使。馬紹宏懷恨在心,糾集其他宦官,對郭崇韜多方攻擊。

郭崇韜便以退為進,三次上奏,要求辭去樞密使,李存勖每次不從;郭崇韜又密奏請立劉氏為後,並列舉善政二十五項,又堅辭兼任節度使職務。

李存勖準許,並大為稱讚。

劉氏被立為皇後,為投桃報李,複勸莊宗信用郭崇韜,由此固寵之策初見成效。但世事難料,卻因一個偶然事件,導致前功儘棄,滿盤皆輸。

時有河南縣令羅貫,因秉公執法,得罪河南尹張全義。

張全義便在義女劉皇後麵前誣陷,奏請將羅貫正法。郭崇韜明知羅貫冤枉,便極力為其排解,而莊宗李存勖已然聽信皇後讒言,終將羅貫斬首示眾。

為不使郭崇韜勸止,李存勖竟下令將宮門關上,不使其進宮。

李存勖欲平西蜀,與郭崇韜商議進討之事,問及大將人選,欲用諸道兵馬總管李嗣源。郭崇韜欲親自平蜀立功,借以製約宦官進諂。

於是借機奏道:契丹常犯國界,全仗李嗣源禦之,不可輕離。臣謂皇子魏王頗有德望,但應再立戰功以服眾人。且由親王為帥掌握討伐,可助士氣,並懾敵國,取勝不難也。

李存勖因對魏王李繼岌極是寵愛,當即準奏,並命郭崇韜為副,其實統攬兵權。

郭崇韜得遂其願,複薦孟知祥為平蜀之後留守人選,朝中張憲、李琪、崔居儉為宰輔之選,皆為自己心腹親信。

李存勖無不準奏,並設酒宴送行。

郭崇韜軍事謀略確實非同一般,用《孫子兵法》“取用於國,因糧於敵”之計,派兵先占鳳州,得糧二十萬斛及兵員八千,同時確保歸路暢通,以免被敵截斷後路,腹背受敵。

又迫使蜀地三泉等州歸降,借以補充軍需,立於不敗之地。

其後攻城略地異常順利,前蜀果然迅速被滅,後主王衍投降。

畫外音:說來煞是奇怪,縱觀蜀地割據政權,每每先亂而後治,遇北地政權來攻則獻城以降,曆來如此,便為魔咒,千餘年而不可解。

郭崇韜既有平梁獻籌之功,複有滅蜀親征之勞,莊帝戰後敘功,愈加信重。

但在西征統帥魏王李繼岌身邊,卻有一幫宦官,皆是貪財小人。

平蜀之後,因見郭崇韜門前車水馬龍,蜀帝舊部送禮行賄者絡繹不絕,自是牙長三尺,便就千方百計在魏王麵前挑撥是非,極儘陷害之能。

郭崇韜卻亦因魏王年幼,故此毫無在意,隻顧忙碌受降納誠諸事。又行事張揚,毫不避諱住進降將王宗弼家中,受其珍寶財物,笑納廢蜀帝王衍姬妾美姬。

尤為甚者,郭崇韜並擅允王宗弼為蜀地鎮守長官,以助節度使孟知祥。

王宗弼又聯合蜀國降臣聯名寫請願書,要求郭崇韜為蜀地長官。

李繼岌看後說道:皇帝豈會令元老功臣,留在邊遠之地耶!且我亦無此權。

說罷,也便並未放在心上。宦官李從襲卻拿此事大做文章,複又挑撥道:此必是郭公在收蜀地舊將之心,欲圖謀不軌,大王要時刻防備才是。

如此三番五次挑撥,李繼岌遂對郭崇韜成見漸成。

此後未久,宦官向延嗣前來傳詔命,大軍班師回朝,郭崇韜卻未按禮節郊迎天使。向延嗣下榻魏王行宮,氣憤不已。

李從襲趁機進言:魏王貴為太子,郭公卻獨掌大權,凡事不經請示。昨日剛令人向魏王請求自為蜀守,其子郭廷誨便擁眾來往,狂妄至極,穿戴做派已似王子。軍中將領也全是郭崇韜一黨,魏王不能自保。今天子命郭崇韜班師,恐生禍亂,則我等不知陳屍何處矣。

向延嗣乃回洛陽,在莊宗及劉後麵前挑撥一番:蜀地珍寶,皆為郭崇韜占有。據臣察其詳實,共有黃金萬兩,白銀四十萬兩,名馬千匹,美姬六十,樂工一百,犀玉寶帶百條。其子郭廷誨也有金銀十萬兩之多,絕色藝妓七十,其他財物應有儘有。

李存勖最初聽說郭崇韜想要留在蜀地為守,便頗有不快,如今複聞其大斂其財,不由更是怒容滿麵,已動殺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立刻再頒密旨,命宦官馬彥圭火速趕往蜀地,調查郭崇韜是否班師。如班師則已,假如有意推遲逗留,則命魏王李繼岌除之。

馬彥圭亦素恨郭崇韜,便來請示劉皇後:奴才此去西蜀,那郭崇韜手握重兵,如不聽奴才,唆使部下驟然發生禍亂,奴才怎能在數千裡外,複請聖旨耶?

劉皇後顧念愛子李繼岌性命安全,立時著慌,便去找李存勖啼哭,求陛下再頒特旨,使馬彥圭與李從襲可以便宜行事,先斬後奏。

李存勖畢竟不致昏庸透頂,於是說道:事情未至如此也。事情真相未知,豈能明令斬殺朝廷元勳哉?

劉皇後見李存勖不肯下令殺郭崇韜,此時早已忘卻當初便是此人,力舉冊立自己為後,便自己寫了一道教令,命馬彥圭帶在身上,到成都交給李繼岌,先動手殺掉郭崇韜。

馬彥圭到達成都之時,郭崇韜已經定下班師日期,且安排留守,等待孟知祥到任。

馬彥圭全然不顧此情,更不奉天子旨意,詳為調查甚麼反狀,直截交給魏王李繼岌皇後教令,催其動手。

李繼岌倒不糊塗,不悅道:今將令下達,大軍班師回朝將發。郭公又無其他過錯,我豈能做此負心之事!你等休得公報私仇,再說此等言語。

李從襲等人見太子不從,遂皆跪伏於地,痛哭流涕道:聖上既有口諭,皇後亦有明教。大王如不當機立斷,萬一回師中途機密泄露,我等則死無葬身之地矣。

李繼岌不為所動,怒道:聖上並無正式詔書,單憑皇後教令,怎能枉殺朝廷大臣!

李從襲見此,又將郭崇韜父子所謂不法之事詳加羅列,然後再行挑撥,苦求不已。

李繼岌畢竟年輕,被他說得不耐煩起來,終於鬆口道:此事儘隨你等,隻是父皇若要問罪,休得連累了我!

李從襲大喜,次日一早,便以李繼岌名義命召郭崇韜議事。

郭崇韜奏命而至,李繼岌早已上樓躲開。李從襲等喚出左右伏兵出來,以鐵錘擊死郭崇韜。複又收其五子,亦皆誅殺,沒收全部家產。

正是:得罪君子倒無妨,稍逆小人便亡身;多少蓋世英雄漢,隻為片言化灰塵!

綜觀郭崇韜一生,對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忠貞無二,且屢建奇功,西平蜀國更是功高蓋世。非但未因此大功製約宦官,反而死於宦官之手。

後唐同光二年,南漢乾亨八年。

南漢主劉?領兵攻打閩州,屯於汀、漳二州境上,為閩主王審知所敗。

鏡頭閃回,補敘南漢國之事。

唐僖宗之時,嶺南封州刺史劉謙擁兵過萬,戰艦百餘,因遠離中原,得以自保善終。乾寧元年劉謙病死,其子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

乾寧三年,薛王李知柔前往廣州,赴任清海節度使。行至湖南時,廣州牙將盧琚、譚弘玘出兵阻擋,抗拒李知柔入境。譚弘玘固守端州交結劉隱,許諾把女兒嫁給劉隱為妻。

劉隱遂以娶親為借口,夜入端州斬殺譚弘玘,繼而乘勝襲擊廣州,斬殺盧琚。

既平廣州之亂,遂整頓軍容,迎接李知柔進入廣州,主持節度使事務。李知柔上表朝廷,任命劉隱為行軍司馬。

其後徐彥若代替李知柔擔任清海節度使,表請劉隱為清海節度副使,將軍政之事一概委任。徐彥若去世之時,複遺表薦舉劉隱代理清海留後。

天佑元年,劉隱遣使重賄交結權臣朱溫,乃為清海節度使。朱溫廢唐稱帝,加任劉隱為檢校太尉,兼任侍中,並封爵大彭郡王。

開平二年,武昌節度使馬殷遣步軍都指揮使呂師周率軍進攻嶺南,與劉隱交戰十餘次,奪取嶺南昭、賀、梧、蒙、龔、富六州。

開平三年,劉隱派弟劉?攻打高州,節度使劉昌魯自忖不是對手,歸附楚王馬殷。

乾化元年,後梁進封劉隱為南海王。劉隱既而病逝,時年三十八歲,弟劉?繼任其位。

梁貞明三年,劉?稱帝,建立大越國。後改國號大漢,史稱南漢,改元乾亨。

既稱帝號,遂下詔書,追尊祖、父、兄分彆為安仁文皇帝,謙聖武皇帝,隱襄皇帝,立三廟,置百官,以楊洞潛為兵部侍郎,李衡禮部侍郎,倪曙工部侍郎,趙光裔兵部尚書,皆平章事。乾亨三年,冊封馬氏為皇後,乃楚王馬殷之女。

乾亨七年,後唐莊宗李存勖平滅後梁。劉?畏懼,派宮苑使何詞出使後唐,窺探虛實,稱“大漢皇帝致書大唐皇帝”。

何詞返回南漢後,報說後唐必生內亂,不足為慮。

劉?大喜,於是不以後唐為意,其後更不遣使進貢。劉?性好誇大,嶺北商賈到南海者大多召見,命其進入宮殿,示以珠玉之富。自稱家本鹹秦,恥王蠻夷。

閃回結束。南漢舉兵攻打閩國,反而大敗奔逃,於是被其他諸侯藩鎮作為笑談。


最新小说: 謀反後,被戀愛腦王爺寵上天 白月光破棺而出 七零孕妻進軍營,野痞兵王纏吻不休 五朝首輔,老朱說大明沒我得散 狐妖:續緣對象太多怎麼辦 高武:斬儘星空萬族天驕 真千金她丟的不是馬甲是人 真千金提刀回府:先宰渣男後虐親! 我命由我 吻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