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從吉林磐石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無機材料專家馮守華_院士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院士之路 > 第190章 從吉林磐石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無機材料專家馮守華

第190章 從吉林磐石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無機材料專家馮守華(1 / 2)

院士出生地

馮守華院士,1956年出生在吉林省磐石縣一個普通乾部家庭。

磐石原為吉林省吉林市所轄的一個縣,1995年,撤縣設市,由吉林省直轄,吉林市代管。

磐石位於吉林省中南部,其東與樺甸市接壤;南隔輝發河與輝南縣相望;西與梅河口市、東豐縣、伊通縣為鄰;東北與永吉縣交界;西北與長春市雙陽區毗連。

磐石之地清初(公元1644年開始)歸盛京管轄,稱“盛京圍場”,亦即後來的“吉林圍場”。

作為“吉林圍場”一部分的磨盤山(今磐石市),當時還屬蠻荒地域,地廣人稀,山高嶺峻,樹繁林密,獸異禽珍。

隨著國力衰落和流民增多,磐石地區逐漸得到開發。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吉林將軍請求準許磐石放荒開墾。

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設磨盤山巡檢。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升磨盤山分防州。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設縣稱“磐石縣”,屬吉林府。

民國時期,磐石縣經曆了多次行政區劃調整。

新中國成立後,磐石縣隸屬於吉林省人民政府。1995年10月,磐石縣撤縣設市,成為磐石市,由吉林省直轄,吉林市代管。

磐石在曆史上湧現出許多名人,如劉讚棠等。同時,磐石市還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如九孔禦龍碑等。

總之,磐石市是一個地理位置優越、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

出生地解碼

馮守華院士的出生地吉林磐石,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例如,磐石的自然環境或許培養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這種情感可能在他日後從事與材料化學相關的研究中,激發他對自然物質的探索興趣,為他在無機材料研究領域的創新靈感源泉。

又如,磐石的地方文化底蘊和傳統價值觀,可能塑造了他的性格和思維方式。

當地文化中可能蘊含的勤勞、堅韌等品質,有助於他在科研道路上麵對困難和挑戰時堅持不懈、努力攻堅。

另外,出生在磐石縣可能使他有機會接觸到當地的一些產業或特色資源,雖然不能確定具體的關聯,但這些經曆可能在潛移默化中為他了不同的視角和思考方向,對他日後選擇研究領域和解決問題的思路產生一定的啟發。

院士求學之路

1975年秋,馮守華被推薦上了吉林大學。

1978年大學畢業後,開始攻讀研究生,師從無機化學家徐如人院士。

1989年至1992年,馮守華在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求學之路解碼

馮守華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在吉林大學化學係無機化學專業的學習,讓他係統地掌握了化學專業知識,為後續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師從無機化學家徐如人院士,更是讓他在專業領域得到了深入的指導和熏陶。

徐如人院士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對馮守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他在無機化學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

在吉林大學求學期間,馮守華就開始在科研領域嶄露頭角。

他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開發出全新的3個係列101novel.com餘種微孔晶體化合物,突破了傳統微孔晶體的四麵體化學概念,實現了骨架原子組成多元化以及微孔骨架基本結構單元多樣化。

這些早期的科研成果不僅為他贏得了諸多榮譽,如1986年中國科學院青年獎勵研究基金、1987年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以及1991年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等。

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的科研自信和創新能力,為他日後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美國的學習和研究經曆,使馮守華接觸到了國際前沿的科研理念、技術和方法,拓寬了他的國際視野。

與國際上優秀的科學家交流和合作,讓他了解到了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為他回國後的科研工作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新澤西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期間,馮守華將水熱化學與固體化學結合起來,成功地開發出特種混合四六配位結構微孔快離子導體與化學傳感材料,發現了已知微孔材料中具有最高離子導電性能的固體電解質。

這些研究成果不僅獲得了兩項美國發明專利,還在美國材料化學雜誌上連續發表5篇高水平學術論文,充分證明了他在科研能力上的提升。

這種在國際高水平科研環境中的鍛煉,使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為他回國後在無機合成與材料化學領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國內本科、研究生學習到國外的博士後研究,馮守華在求學過程中經曆了各種困難和挑戰,這些經曆培養了他堅韌不拔的科研精神。

無論是在國內相對艱苦的科研條件下,還是在國外競爭激烈的科研環境中,他都始終保持著對科研的熱愛和執著,不斷地追求真理和創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國內外的求學經曆,使他具備了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這對於他在國際學術舞台上開展交流與合作、擴大中國化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院士從業之路

1992年春,馮守華舉家回國,到吉林大學化學係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1993年10月,馮守華擔任無機水熱合成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1994年,馮守華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入選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

101novel.com01年,吉林大學院係整合,馮守華擔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首任院長。

101novel.com05年,馮守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業之路解碼

馮守華院士的從業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回到吉林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為學生授課的過程,也是他對知識不斷梳理和深入理解的過程。

教學相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能夠激發新的思維火花,為他的科研工作新的視角和思路。

例如,他將國外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傳授給學生,這種知識的交流與碰撞不僅有助於培養優秀的學生,也對他自身的科研理念和方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教學工作使他能夠培養和發掘優秀的科研人才,為他的科研團隊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他所培養的學生在日後可能成為他科研團隊的重要成員,或者在相關領域獨立開展研究,進一步推動了學科的發展。

這種人才培養的成果為他的科研工作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和團隊支持。

擔任無機水熱合成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以及後續的相關領導職務,為他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豐富的資源。

在重點實驗室,他能夠組織和開展大規模、係統性的科研項目,彙聚國內外優秀的科研人才,共同攻克科研難題。

這使得他的科研工作能夠在更高的水平上開展,加速了科研成果的產出。

作為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他在學科領域內具有較高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能夠引領學科的發展方向,組織和參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推廣到國際舞台,提高了我國在無機合成與材料化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例如,他作為會議主席主持召開了第八屆中國國際固體化學研討會和第七屆國際水熱反應研討會,為擴大該領域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作出了重要貢獻。

獲得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入選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為他的科研工作了重要的資金支持。

充足的科研資金使他能夠開展更多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項目,購買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材料,吸引優秀的科研人員加入團隊。


最新小说: 我紂王都成聖了,你跟我講天命? 煞氣罡然 地府牌局從鬥地主打到六衝 重生八零:假少爺下鄉入贅軟飯香 牛牛道士在都市 穿越60年代,不留遺憾 穿越回曾經的時光 渣男騙我到死,重生改嫁他死對頭 NPC在驚悚遊戲艱難逃生 轉生蚊子,吸哭的校花是女帝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