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應漢傑院士,1969年7月17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在宗漢街道金堂村長大,初中就讀於宗漢高王中學。
慈溪市地處浙江省東部,位於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
它處於滬、杭、甬經濟金三角的中間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南翼環杭州灣地區的重要節點。
慈溪曆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先民活動,夏、商、周時為揚州之域,春秋屬越,戰國歸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設會稽郡,句章為其一。
唐開元二十六年,分鄮縣為鄮、慈溪、奉化、翁山四縣,慈溪縣名始於此時。
宋時,慈溪縣隸屬江南東道明州奉國軍等。
元時,改慶元府為慶元路,慈溪縣屬之。
明洪武十四年,明州府改為寧波府,慈溪隸屬寧波府。
清時,慈溪縣隸屬寧波府。
民國元年,廢府,慈溪縣直屬浙江省軍政府。
後曆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曾屬會稽道、第五特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第六行政督查區等。
1949年,慈溪縣屬浙江省第二專區,後改稱寧波專區。
1954年,調整縣域,新慈溪縣以三縣北部產棉區為主要區域。
1988年,撤銷慈溪縣建製,改設慈溪市。
慈溪人文底蘊深厚,東漢的董黯,為漢江都相董仲舒六世孫,以“母慈子孝”的事跡聞名。
北宋的王安石,曾在慈溪任縣令,留下諸多詩篇。
慈溪是越窯青瓷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點,青瓷製作技藝精湛,明清時期慈溪青瓷被列為朝廷貢品。
慈城古鎮是江南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之一,保留著大量宋代以來的傳統建築群落。
鳴鶴古鎮是慈溪唯一遺存的具有典型江南風貌的古鎮。
出生地解碼
應漢傑院士的出生地浙江寧波慈溪,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慈溪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可能從小就激發了他對知識的探索欲望。
慈溪的傳統重學風氣,或許讓他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知識積累,為日後深入鑽研學術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