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周玉院士,1955年7月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
五常市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北接鬆嫩平原,東南靠張廣才嶺西麓與尚誌市相鄰,東北部與阿城市相鄰,西部、西南部、南部與吉林省的榆樹、舒蘭、蛟河毗鄰,是黑吉兩省經濟結合部。
五常曆史悠久,唐虞時屬息慎,夏至周屬肅慎,兩漢屬夫餘,北魏時屬勿吉,南北朝末年大部分屬勿吉七部中的安車骨部,拉林鎮區域屬伯咄部。
隋代屬靺鞨,唐代屬渤海國莫頡府,北宋時屬遼國東京道,金時為會寧府屬境,元代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明朝設納林河衛所和摩琳河衛所,清初歸寧古塔昂邦章京所轄,後曆經設拉林協領、副協領等,光緒六年設五常廳。
1913年改五常府為五常縣,東北淪陷後先後隸吉林省、濱江省,1945年抗戰勝利後歸哈南專區、鬆江省直轄。
1954年歸黑龍江省直轄,1956年撤銷拉林縣並入五常縣,1993年撤縣設市,由哈爾濱市管轄。
五常人文底蘊深厚,它是京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拉林副都統衙門是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金源文化、學田文化、冷山文化、抗聯文化等。
五常非遺資源豐富,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東北大鼓、龍江皮影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6項。
五常民俗風情濃鬱,這裡滿族、漢族、朝鮮族等多民族和諧共處,春節、端午節等節日有秧歌表演等特色民俗活動。
出生地解碼
周玉院士出生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其文化氛圍、教育資源、成長環境,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多方麵的潛在影響。
五常市有著重視教育的文化傳統,這種氛圍從小就激勵周玉院士積極向學,讓他在成長過程中深刻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為其追求學術成就奠定了思想基礎。
東北文化中堅韌、質樸、勤奮的特質在周玉院士身上有所體現。
在麵對科研難題時,這種地域文化賦予的精神力量支撐他堅持不懈、刻苦鑽研,不輕易被困難打倒。
五常市的學校教育為周玉院士提供了最初的知識啟蒙。
當地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雖可能有限,但老師們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和基礎的知識傳授,為他開啟了探索科學的大門,培養了他對學習的興趣和基本的學習能力。
儘管與大城市相比,五常的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但這種相對不足反而激發了周玉院士的求知欲和上進心。
他努力克服資源限製,通過自身努力爭取到更好的教育機會,鍛煉了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常市優美的自然環境,如廣袤的黑土地、豐富的森林資源等,讓周玉院士親近自然,培養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世界的好奇心,激發了他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家鄉的社會環境培養了周玉院士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在與家鄉人的相處中,他學會了與人溝通、合作,這為他日後在科研團隊中發揮領導作用,與他人協同攻關重大科研項目奠定了基礎。
院士求學之路
1978年起,周玉先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主專業,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其間1987年1988年,周玉在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材料學科,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
求學之路解碼
周玉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玉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學習,本科階段讓周玉院士係統掌握了金屬材料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為其科研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碩士階段進一步深入研究,使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能獨立開展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工作,鍛煉了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
哈工大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對周玉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學校擁有眾多優秀的學者和科研團隊,周玉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有機會參與各種學術交流和科研項目,接觸到前沿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不斷激發他的科研熱情和創新意識。
在哈工大的學習過程中,周玉參與團隊項目和學術討論,學會了與同學和老師合作,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
這種能力對他日後帶領科研團隊開展大型項目研究至關重要,能夠有效地整合資源,發揮團隊成員的優勢,攻克科研難題。
周玉在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材料學科進行中日聯合培養,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國際先進的材料科學研究理念、技術和設備。
他了解到國際前沿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為他回國後開展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東京大學在材料學科方麵具有世界領先的研究水平,周玉在此期間能夠學習到當時最先進的材料製備、分析和測試技術,掌握了一些先進的實驗手段和研究方法,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和技術水平,為他後續在科研中取得創新性成果提供了技術支持。
在日本學習期間,周玉院士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合作交流,鍛煉了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國際合作能力。
這種能力使他能夠在國際科研舞台上與各國專家學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推動我國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院士從業之路
1984年起,周玉先後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9年起,周玉先後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校長。
從業之路解碼
周玉院士的從業經曆,為他後來成為院士奠定了堅實基礎。
周玉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從助教到教授,他不斷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這促使他對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知識進行更深入係統的梳理。
在解答學生疑問、指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他進一步深化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為科研工作提供了更清晰的理論思路。
在擔任不同教學職務期間,周玉有機會參與和主持各類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