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李駿院士,1958年3月24日出生於吉林長春。
長春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省會城市,它位於吉林省中部,地處東北平原。
長春曆史悠久,1800年,清政府設置長春廳,管理“闖關東”流民,長春城的曆史由此開啟。
此後,這裡逐漸發展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
近代以來,長春成為東北亞區域政治軍事衝突的中心,曾被日本侵占,成為偽滿洲國的首都,留下了偽滿皇宮舊址、偽滿洲國“八大部”舊址等曆史遺跡。
新中國成立後,長春成為重要的工業基地,第一汽車製造廠在此建立,新中國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在此誕生,長春也因此被譽為“汽車城”。
同時,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成立,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長春又有了“電影城”的美譽。
長春人文底蘊深厚,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漁獵文明的交彙之地,漢、滿、蒙等多個民族不斷交往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
長春名人輩出,“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為中國光學事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著名光學科學家蔣築英,為中國光學檢測和計量研究奉獻一生。
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回國,為中國地球物理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出生地解碼
李駿院士出生於吉林長春,出生地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長春是中國著名的汽車城,擁有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等眾多汽車相關企業。
李駿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從小就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汽車相關知識和技術,耳濡目染間培養了對汽車行業的興趣。
他博士畢業後就進入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汽車研究所工作,當地豐富的汽車產業資源為他提供了實踐和研究的廣闊平台。
在一汽工作期間,他能參與到眾多汽車發動機研發項目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提升技術水平。
長春擁有吉林大學等高校。
李駿進入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工學部)內燃機專業就讀。
這些高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為他提供了係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科研訓練的機會。
在大學期間,他遇到了許多優秀的老師,如著名發動機專家陸孝寬先生等。
這些老師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深深影響了他。
長春作為汽車產業重鎮,吸引和彙聚了大量汽車領域的專業人才。
在這樣的人才環境中,李駿有更多機會與同行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夠及時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
這種濃厚的人才氛圍激發了他的創新思維和競爭意識,促使他不斷努力提升自己,與眾多優秀人才共同推動了汽車技術的發展,也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靈感和思路。
長春所處的東北地域文化,具有堅韌、務實、勤奮的特點。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成長,李駿深受熏陶,養成了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
在汽車發動機研發過程中,麵對各種技術難題和挑戰,他能夠堅持不懈地進行研究和試驗。
他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務實的工作態度,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為他在汽車發動機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礎。
院士求學之路
1978年—1981年,李駿就讀於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2年—1984年,李駿就讀於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5年—1989年,李駿就讀於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導師陸孝寬,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李駿院士在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連貫的求學經曆,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科學習期間,李駿係統學習了內燃機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如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燃燒學等,為他後續深入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使他對內燃機的基本原理和結構有了全麵認識。
在碩士和博士階段,李駿繼續在該專業深耕,在導師陸孝寬的指導下,對內燃機的燃燒過程、排放控製等領域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這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他的專業知識,並形成了完整而紮實的知識體係,為解決複雜的工程技術問題提供了理論支撐。
在碩士和博士學習過程中,李駿參與了導師陸孝寬的科研項目。
通過實際項目鍛煉,他學會了如何進行科研選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分析數據以及撰寫學術論文等,逐步掌握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流程,培養了嚴謹的科研思維。
在麵對科研中的難題時,李駿需要獨立思考、探索解決方案。
這促使他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和技術,逐漸培養了創新能力。
這種創新能力在他後來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他能夠在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導師陸孝寬在學術上的造詣和治學態度,對李駿產生了深遠影響。
陸孝寬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通過言傳身教傳遞給了李駿,形成了良好的學術傳承,激勵著李駿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前進。
在吉林工業大學的求學過程中,李駿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同學和老師。
這些人成為他學術生涯中的重要夥伴和資源。
他們在學習和研究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成長,為李駿後來的學術合作和技術交流奠定了基礎,有助於他及時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
從本科到博士,李駿在同一個專業領域持續學習研究了十餘年。
這種長期的專注和投入培養了他堅韌不拔的學術精神和毅力。
麵對學習和研究中的困難和挫折,他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不輕易放棄。
長期的求學積累,使李駿在畢業時已經在學術研究方麵取得了一定成果。
他發表了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這些成果為他日後進入汽車行業從事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為他成為院士積累了重要的學術資本。
院士從業之路
1989年,李駿博士畢業後,在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汽車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工程師、主任工程師。
1996年起,李駿先後擔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長春汽車研究所研究員、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