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宋保維院士,1963年7月生於遼寧省錦州市。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渤海北岸、“遼西走廊”東部,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
錦州北依鬆嶺和醫巫閭山山脈與朝陽市、阜新市接壤,東隔繞陽河同沈陽、盤錦、鞍山等市毗鄰,南臨渤海遼東灣和營口市、大連市對望,西靠虹螺山與葫蘆島市相連。
錦州曆史悠久,夏禹時,這裡屬冀州地,商周屬古孤竹國地,春秋屬燕地,戰國屬燕遼西郡地。
秦時分屬遼西、遼東郡地,西漢屬幽州刺史部遼西、遼東兩郡,東漢安帝起,分屬遼西郡、遼東郡、遼東屬國。
三國屬幽州昌黎郡,晉代屬平州昌黎郡地,十六國期間,慕容氏曾在錦州境內建立前燕國。南北朝時,北魏時錦州市屬營州昌黎郡。
遼代分屬中京道和東京道轄,“錦州”之名始於此時。金代屬北京路轄。元代分屬大寧路和廣寧府路轄。
明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清代康熙元年並廣寧中、左、右、三屯衛為錦縣。
1913年撤錦州府設錦縣。1932年日本入侵,改遼寧省為奉天省,錦州市均屬奉天省。
1949年,錦州為遼西省省會城市。1954年遼東遼西省合並為遼寧省,錦州市為省轄市,1968年專區撤銷後實行市領導縣體製至今。
錦州人文底蘊深厚,這裡擁有遼沈戰役紀念館,是著名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承載著重要的曆史意義。
錦州還有眾多古老建築,如明代古城牆遺址。
錦州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全城張燈結彩,花燈掛滿街頭巷尾。
錦州的民間藝術也獨具特色,錦州剪紙、錦州評劇等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州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
錦州名人輩出,是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的故鄉。
評書藝人陳青遠也是錦州人,他的《烈火金剛》《隋唐演義》等作品膾炙人口。
還有在體育界,錦州籍運動員王義夫是中國著名射擊運動員,多次在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國家贏得榮譽。
出生地解碼
宋保維院士的出生地遼寧錦州,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錦州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豐富多彩。
這樣的文化環境可能在宋保維院士的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他對知識的尊重、對文化的熱愛以及堅韌不拔等品質,使他在學術道路上更有追求和定力。
錦州作為遼西地區的重要城市,有著重視教育的傳統,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圍促使他從小就對學習充滿熱情,為日後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錦州地處遼寧西南部,是連接華北和東北的交通樞紐,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較為發達的裝備製造業等產業基礎。
海洋資源為他接觸和了解海洋相關知識提供了便利,或許在他心中種下了探索海洋、發展海洋技術的種子。
而當地的裝備製造業等產業,能讓他較早地接觸到工程實踐,培養了他的工程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其在水下航行器等專業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實踐認知基礎。
錦州所處的地域使他能夠結識來自不同背景但同樣熱愛科學研究的夥伴和師長。
在成長過程中,他可能受到當地一些優秀學者、技術專家的啟發和引導,這些人脈資源在他的學術成長道路上可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比如在學習方法、研究方向等方麵給予指導,或者為他提供一些學術交流、合作的機會等。
錦州人民堅韌、勤奮、勇於創新的精神特質,可能在宋保維院士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家鄉人民在麵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時所展現出的拚搏精神,激勵著他在科研道路上不畏艱難,勇於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為實現自己的學術目標和為國家海洋事業做貢獻而不懈努力。
院士求學之路
1982年,宋保維畢業於淩海市錦縣一高中。
1986年:宋保維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本科,並獲得學士學位。
1999年:宋保維在西北工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宋保維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深遠的影響。
宋保維在淩海市錦縣一高中的學習經曆,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中階段是知識積累和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所學校,他接受了係統而嚴格的基礎教育,培養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自律能力,形成了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探索精神。
這段經曆塑造了他堅韌不拔的學習品質,使他能夠在麵對後續學習和科研中的困難時保持堅定和執著。
宋保維從西北工業大學本科畢業,這是他學術生涯的重要起點。
在西工大,他接觸到了專業的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知識,學校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優秀的師資力量激發了他對專業的興趣和熱情。
本科學習不僅讓他掌握了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培養了他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西工大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能讓他有機會參與一些基礎的科研項目或實踐活動,為他日後從事科研工作積累了初步經驗,也讓他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興趣所在。
宋保維在西北工業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這一階段是他學術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升華期。
博士期間,他深入鑽研水下航行器等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理論。
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了更具挑戰性的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研究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期間,他需要對複雜的學術問題進行深入探索,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分析和理論推導,解決實際問題。
這鍛煉了他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同時,博士階段的學術交流和合作也讓他接觸到了行業內的頂尖專家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為他在該領域的深入研究和取得創新性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宋保維院士在不同求學階段積累的知識、技能、思維方式和科研經驗,共同推動他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前進,為他成為院士並在水下航行器等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
院士從業之路
1986年,宋保維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西北工業大學原航海工程學院工作,先後擔任院長助理,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院長,“水下信息與控製”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務。
2013年5月,宋保維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兼科學技術管理部部長。
2015年4月,宋保維擔任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
2019年1月起,宋保維兼任無人係統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宋保維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