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工程專家譚家華_院士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院士之路 > 第346章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工程專家譚家華

第346章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工程專家譚家華(1 / 2)

院士出生地

譚家華院士,1946年4月16日出生於湖北宜昌。

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遊與中遊的結合部、鄂西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

宜昌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活動。

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西塞要地,建有城邑。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

秦始皇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

兩漢時分屬荊州南郡和武陵郡。

三國時大部地域始屬魏,又屬蜀,旋屬吳。

晉置宜都郡,宜昌之名始見於史籍。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陝州。

隋大業三年改陝州為夷陵郡。

唐初改夷陵郡為陝硤)州,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複改陝州。

五代時,陝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

北宋複稱陝州,元豐年間改“陝”為“峽”。

元升峽州為峽州路。

明改峽州為夷陵州。

清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

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1992年,宜昌地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的體製。

2001年,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5區5縣3市。

宜昌人文底蘊深厚,它是巴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土家族的擺手舞、撒葉兒嗬等,這些文化遺產生動地展現了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傳統。

宜昌的宗教文化也較為豐富,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多種宗教在此傳播發展,如古佛寺、天然塔等宗教建築,承載著深厚的宗教文化內涵和曆史價值。

宜昌名人輩出,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創立了“楚辭”文體,其代表作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

王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後遠嫁匈奴呼韓邪單於,為漢匈兩族的團結和睦做出了重要貢獻,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楊守敬,清末民初傑出的曆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等,有83種著作傳世,名馳中外,代表作有《水經注疏》《楷法溯源》等。

出生地解碼

湖北宜昌對譚家華院士的成長和成就有著多方麵的潛在影響。

宜昌作為巴楚文化的發祥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屈原、王昭君等曆史名人的故事和精神在此地廣為流傳。

這種文化氛圍可能在譚家華院士的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例如激勵他追求卓越、胸懷天下。

培養了他的人文素養和家國情懷,為他日後投身科研、為國家作出貢獻奠定了精神基礎。

宜昌擁有一定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傳統,為譚家華院士的早期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當地的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在基礎教育階段為他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使他能夠順利地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為日後的科研之路做好了準備。

宜昌地處長江邊,是重要的交通和水利樞紐,有著“世界水電之都”“三峽門戶”的美譽。

這樣的地域環境使譚家華院士從小就對水利、船舶等相關領域有更多的接觸和了解,激發了他對船舶與海洋工程的興趣,為他日後選擇在該領域深耕埋下了種子。

宜昌人民勤勞、堅韌、勇於創新的精神特質,也會在譚家華院士的成長中產生影響。

在麵對科研難題時,這種精神可能促使他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索和研究。

同時,宜昌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展現出的進取精神,也激勵著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創新,為推動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院士求學之路

1964年9月,譚家華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製造係船舶結構力學專業,1969年7月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1993年—1994年,譚家華赴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做訪問學者。

求學之路解碼

譚家華院士的求學經曆,在他後來成為院士的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譚家華在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製造係船舶結構力學專業學習,使他在船舶領域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船舶結構力學作為船舶工程的核心學科之一,涵蓋了船舶結構設計、強度計算等關鍵知識。

這為他日後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科研工作提供了專業支撐,讓他能夠深入理解船舶的結構原理和力學特性,為解決複雜的工程問題提供了知識儲備。

上海交通大學嚴謹的學術氛圍和教學體係,培養了譚家華院士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能力。

在大學期間,他需要通過課程學習、實驗操作、課程設計等多種方式,鍛煉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種學術思維的培養為他後續開展科研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思維基礎。

上海交通大學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和行業聯係。

譚家華院士在求學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該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

這拓展了他的行業視野,讓他了解到船舶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需求,為他日後確定研究方向和科研重點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譚家華赴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做訪問學者,使他能夠直接接觸到當時國際上先進的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和研究理念。

日本在船舶製造和海洋工程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在訪學期間,他可以學習到日本在船舶設計、製造工藝、海洋資源開發等方麵的最新技術和研究成果。

他將這些國際前沿知識帶回國內,為他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訪學經曆讓譚家華院士有機會與日本及其他國家的頂尖學者和科研人員進行交流與合作。

通過參與國際學術會議、科研項目合作等活動,他能夠與國際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同時,他也能借鑒他人的經驗和方法,這不僅提升了他在國際學術界的知名度,也為他日後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礎。

這有助於他整合國際資源,推動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國際化發展。

在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訪學過程中,譚家華院士置身於不同的學術環境和科研體係中。

這促使他不斷思考和探索,激發了他的科研創新能力。

他可以學習到日本高校和科研機構先進的科研管理模式、創新機製和實驗技術。


最新小说: 釣魚佬:釣魚爆倍率,尋千斤巨物 黑夜啟辰 惡女勾勾手,男主全變狗 囊中妖 簽到係統,召喚武俠橫推諸天 穿越之趙雲傳 仕途浮沉 末日暗湧:血色異能博弈 空島領主:開局獲得天使和精靈 霸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