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從江蘇沛縣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飛行器專家朱廣生
院士出生地
朱廣生院士,1963年1月14日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沛縣。
沛縣位於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
沛縣東靠微山湖、昭陽湖,與山東省微山縣毗連,西北與山東省魚台縣接壤,西鄰徐州市豐縣,南界徐州市銅山區。
沛縣曆史悠久,遠古時代稱“沛澤”。周時屬宋國,初名沛邑,後屬楚。
秦統一中國後建沛縣,屬泗水郡。
西漢改泗水郡為沛郡,轄沛縣。
晉時屬豫州沛國。
北齊天寶元年撤銷沛郡,沛縣隸屬彭城郡。
隋、唐時隸屬徐州。
宋時屬京東路彭城郡,後入金,屬滕州,金天興二年升為源州。
元時初屬濟州,後屬滕州、濟寧府等。
明代至清雍正十年屬徐州,雍正十一年後屬徐州府。
民國初年隸屬徐海道,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多個抗日民主政權。1948年全境解放,組建沛縣民主政府,曾隸屬平原省湖西專員公署、山東省台棗專署及滕縣專署。
1953年劃歸江蘇省,隸屬徐州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屬徐州市。
沛縣人文底蘊深厚,這裡漢高祖劉邦的故裡,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譽。
這裡是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留下了眾多曆史遺存,如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高祖原廟等,承載著豐富的漢文化內涵。
這裡“五裡三諸侯”的故事廣為流傳,體現了當地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沛縣名人輩出,除漢高祖劉邦外,還有漢初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汝陰侯灌嬰等“五裡三諸侯”。
他們為劉邦奪取和鞏固政權立下汗馬功勞。
還有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樊噲,第二位相國曹參。
出生地解碼
朱廣生院士的出生地江蘇徐州沛縣,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沛縣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是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朱廣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可能受到當地曆史文化中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精神的熏陶,激勵他在學術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為他日後投身科研並取得突出成就奠定了一定的精神基礎。
沛縣當地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氛圍對他的成長也很關鍵。
當地重視教育,有良好的學校和師資力量,能為他提供紮實的基礎教育,培養他的學習能力和科學素養,引導他對科學研究產生興趣,幫助他在早期樹立遠大的學術理想。
沛縣人可能具有豪爽、堅毅、勤奮等性格特點。
這種地域性格特點或許會融入朱廣生的個性中,使他在麵對科研中的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堅韌不拔的毅力,勇於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追求科研目標。
家鄉的親友、師長和同學等可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關心、支持和鼓勵,在不同階段為他提供各種資源和機會,助力他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前進。
當然,個人成為院士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自身的天賦、努力、機遇以及在求學和科研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經曆等,但出生地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其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和背景。
院士求學之路
1982年,朱廣生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本科,1986年7月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6年9月,朱廣生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計算空氣動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89年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2001年,朱廣生考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研究生,2006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朱廣生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多方麵的深遠影響。
朱廣生考入國防科技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本科,這為他的科研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本科期間,他係統學習了空氣動力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了相關的實驗技能和研究方法,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後續深入研究相關領域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儲備。
朱廣生攻讀計算空氣動力學專業碩士學位,使他在空氣動力學領域進一步深耕細作。
計算空氣動力學是結合計算機技術與空氣動力學理論的交叉學科。
這一階段的學習讓他熟練掌握了數值計算方法和模擬技術,能夠運用計算機模擬解決複雜的空氣動力學問題。
這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為他日後在相關領域開展前沿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朱廣生進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攻讀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學位,是他學術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飛行器設計涉及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
這讓他的視野從單純的空氣動力學拓展到整個飛行器係統,培養了他從整體上把握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同時,在航天科技集團的學習經曆使他能夠接觸到行業內最前沿的技術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