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吳曼青院士,1965年8月出生,安徽桐城人。
桐城現為安徽省轄的一個縣級市,由安慶市代管。
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長江北岸,東鄰廬江、樅陽縣,西毗潛山市,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郊區,北與舒城縣相連。
桐城曆史悠久,夏商時期,這裡屬古揚州之地,周時置桐國,因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
秦時,這裡為舒縣,隸九江郡,西漢初為樅陽縣。
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為同安縣。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忌安祿山叛唐,去郡縣名稱中的安字,改同安縣為桐城縣,此後1200餘年名稱一直未改。
1988年,安慶地市合並,桐城縣隸屬地級安慶市,1996年桐城撤縣建市,設立縣級桐城市。
桐城人文底蘊深厚,清代初期,桐城人方苞、劉大櫆、姚鼐在文學創作領域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係,桐城派逐步形成。
桐城派主張學習先秦兩漢散文和唐宋八大家散文,強調“義法”,注重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桐城文廟始建於元延佑年間,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初年遷建於桐城市廣場北端,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桐城名人輩出,張英、張廷玉父子是清朝康熙、雍正時期的重要官員,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張廷玉曆事三朝,居官五十年,父子俱累官大學士,被稱為“父子雙宰相”。
除了“桐城派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外,還有戴名世,他是桐城派先驅,其《南山集》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外,西楚霸王項羽的大謀士範增是桐城人,東漢時期的大數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張衡的老師桓榮,也是桐城人,他對東漢時期的文化教育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出生地解碼
安徽桐城對吳曼青院士的成長和成就有著多方麵的深遠影響。
桐城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是著名的“文都”。
明清時期,桐城文化繁榮興盛,孕育了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流派——桐城派。
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成長,吳曼青自幼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了對知識的尊重和熱愛,以及對學術研究的濃厚興趣,為他日後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桐城文教傳統極富生命力,各家族極其重視子弟教育,在流傳下來的家規家訓中,子弟教育都處在極重要的地位。
“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等諺語廣為流傳,反映出當地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
在這樣的環境下,吳曼青能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家人也可能會竭儘全力供他讀書,促使他努力學習,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桐城人倡導忠孝,注重刻苦踐行,刻苦向學、堅韌不拔等成為當地婦孺皆知的品性追求。
許多桐城讀書人即使食不果腹、衣難禦寒,仍通宵達旦刻苦攻讀。
這種地域性格特質,也會融入吳曼青的成長中,讓他在麵對科研中的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堅韌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地進行鑽研和探索。
桐城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著較高的水平。
吳曼青畢業於桐城中學,這所學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教學質量。
桐城中學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也為他考入國防科技大學繼續深造奠定了基礎。
院士求學之路
1983—1987年,吳曼青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係電子工程專業讀本科。
1987—1990年,吳曼青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通信與電子係統專業讀研究生。
求學之路解碼
吳曼青院士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的求學經曆,為他日後成為院士奠定了堅實基礎,產生了多方麵的深遠影響。
在電子工程專業本科學習期間,吳曼青接受了係統的電子技術基礎知識教育,包括電路原理、信號與係統、電子器件等課程。
這些知識為他日後從事雷達技術和網絡信息體係研究提供了底層的理論支撐,使他能夠深入理解電子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信號處理的基本方法。
該專業注重實踐教學,通過實驗、課程設計等環節,吳曼青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技能,學會了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電子係統設計和開發中,為他日後參與和主持重大科研項目的工程實現積累了經驗。
本科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嚴謹的邏輯思維和科學的研究方法。
在解決課程中的各種問題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吳曼青逐漸養成了嚴謹、細致、有條理的思維習慣。
這對於他在科研工作中準確分析問題、設計實驗方案和推導理論公式至關重要。
通信與電子係統專業的研究生學習,讓吳曼青在電子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專業知識。這些知識與雷達技術緊密相關,為他在雷達係統的信號處理、數據傳輸和天線設計等方麵的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論指導。
研究生期間,吳曼青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開始獨立進行一些課題的研究工作。
這使他在科研方法、文獻調研、實驗設計與實施、數據分析與論文撰寫等方麵得到了全麵的訓練,培養了他的科研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研究生階段,吳曼青有機會接觸到該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學術動態。
他通過參加學術講座、研討會等活動,與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
他了解到通信與電子係統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這為他日後在科研工作中找準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院士從業之路
1990—1996年,吳曼青先後擔任原機械電子工業部後為電子工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總體部副主任。
1997—2001年,吳曼青擔任信息產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2001—2012年,吳曼青擔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9年,吳曼青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2017年,吳曼青擔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
2017—2018年,吳曼青擔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20172021年,吳曼青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
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吳曼青擔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2022年7月,吳曼青擔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從業之路解碼
吳曼青院士的從業經曆,對他後來當選院士有著多方麵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