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思旭的回歸,蓋亞文明再一次回歸到了發展的正軌,與之前不同的是,原本文明的動向隻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現在它卻讓大部分人都參與了進來。
就比如現在一號正在領導的對外世界探索小隊。他們取得的成績似乎有些超出思旭的想象。
在原本思旭的認知中,宇宙文明的數量應該比較稀少,畢竟生命的孕育需要依靠比較大的偶然性。
就比如矽基文明的誕生,以及那個世界的守望者。他們的出現都伴隨著大量的偶然事件。
不過現在得到的反饋卻是,生命在宇宙中廣泛存在,至少在銀河係中就是如此。
一號的小隊對周圍二十光年範圍內的十三個星係進行了摸底。
除了幾個恒星係內要麼沒有行星,要麼就是行星成分的構成不夠豐富。
其餘六個恒星係都存在著生命。並且在其中一個上已經孕育出現了智慧生命。
“主人!我們在足夠近的距離上對他們進行了觀察,他們似乎剛剛踏足宇宙世界。
不過似乎也在對著同一世界內的其他地區發動戰爭。”
聽到一號的話,一種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這幾乎與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十分相似啊。
借著科技優勢探索太空,並反哺文明獲得科技優勢,同時向周圍的世界進行殖民擴張。
“看來爭強好鬥是每個文明都需要經過的必然之路啊。”說到這思旭眉頭一緊對著一號繼續說道:
“文明能否渡過這個劫難就在此時此刻,監視他們,絕不能讓他們自我毀滅。
我會派遣力量將這個世界囊括在我們的文明中。”
有了思旭的支持,一號的行動就便利了許多,現在的他已經被思旭鎖定了對電子世界進行乾涉的權限。
不過想要借助自身的力量收集情報,或者得到計算力的支持。這一點思旭就相對來說寬鬆很多。
於是一號憑借自己是電子生命時期獲得的關於人類文明的大量資料,於是他打算在這個低文明等級的世界中做一些事情,並以此來牽製他們的視線,避免這個世界發生國度間的毀滅。
與地球上的人類文明不同,在這個世界中隻有一塊大陸,並且這一塊大陸還被一條隆起的山脈一分為二。
經過數據的測繪與分析,證明這顆星球在早期曾經發生過行星級彆的撞擊事件。
這道凸起直入太空邊緣的山脈將整個世界一分為二。
同時也是因為這道山脈的存在,兩麵比鄰的世界存在著巨大的氣候差異。
一麵酷熱乾燥,終日在陽光的炙烤中似乎要奪取掉這片土地上所有的水分。
在這裡,隻有臨近海洋的地區才能適應生命的存續。
在山脈的另一邊也基本如此,常年的低溫寒冷以及接連不斷的暴風雪,讓這邊的區域如同一個天然的大冰窖。
任何試圖穿越這片土地的生命,都會在嚴酷的寒冷中,變成一具具可以存續千年的冰雕。
同另一邊的世界一樣,這裡的生命也聚集在海洋的附近。
直至兩個世界的探險家,乘著船來到了這塊神奇大陸的另一端。
文化的交流開始了,兩個世界在彼此的攙扶下快速發展。原本限製兩個世界的自然環境不再是必須要克服的困難了。
直至一次自然災害的發生,和平了千餘年的兩個世界爆發了戰爭。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將一塊山體徹底摧毀。
倒塌的山體無法再有效的隔絕兩個世界的天氣,大量濕潤寒冷的空氣灌入到了乾燥地區,使得原本乾旱的土地變得溫度宜人,氣候濕潤。
這極大程度上的擴展了原本乾旱酷熱地區的可居住地區。
凡事有好的一麵同樣也有壞的一麵。寒冷濕潤地區由於突然出現的缺口,導致水汽大量湧入乾旱地區。
原本的寒冷濕潤變成了寒冷乾旱。
這使得原本可居住的土地銳減,農業種植麵臨減產絕收的挑戰。
當這個世界查明原因以後,他們舉國之力派遣工程隊,準備去封閉那因為地震而出現的缺口。
方法自然就是引爆周圍的山體,通過引發可控的塌方,來堵住這個缺口。
可這項行動對於乾旱地區的國家來說那簡直就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情。
於是兩個國家從衝突逐漸演變成了戰爭。乾旱地區國家因為這次的自然災害成為了唯一獲益的一方。
戰爭持續了數百年,雙方的攻擊方式從最初的冷兵器逐漸變成了熱武器,甚至核武器的雛形已經出現。
而在中天之上觀察著這一切的一號就是打算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於是乎一號命令艦隊在寒冷地區投放了一顆黑色如墨的柱狀物。
它筆直的消失在了天空之中。
任憑這個文明派遣出怎樣的科研力量,都無法查明這個東西到底為何物。
唯一知道的就是這個黑色的柱狀物可以源源不斷的向外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