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恐怕有些…”元首似乎有些猜到了即將發生的事情,那就是所有的民眾都將背井離鄉,離開這個生活了千餘年的土地。
“這件事已經開始了,你們的同意與否是無法改變即將發生的事實的。”說著一號指了指窗外那紅藍相間的天空。
“我們已經離開了你們賴以生存的恒星係,此時這顆星球正以五十倍光速在快速航行。
預計再有幾個小時就會到達目的地。
而我們展開的這次行動並非需要征求你們的同意。
不過我建議你們,最好還是要發揮過度政府的職責,隻有這樣,你們才能最終去麵對你們人民對你們的審判。”
“審判?”
“是的!
平心而論,你們這顆星球並不太適合你們文明的發展,氣候惡劣,資源貧瘠,還有那麼奇怪的一條山脈。
而我們能提供的是向宇宙深處看上一眼的機會。
有強大的科技力量以及幾乎不用擔心的資源配給。”
一號展開自己執政時的能力,他充分理解也明白這顆星球的人民想要什麼。
並且以他現在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至於為何要對這麼一個雪國元首多費口舌,其實無外乎他需要有個人來間接的傳達自己的想法,並敦促執行。
被自己人管理總好過被外星人統治,這是每一個被吸收進入到蓋亞文明的真實想法。
並且一號的吞並計劃並不隻這麼一個星球。還有銀河係中諸多擁有潛力的文明。
拋開一號的現在的工作不談,作為接觸其他文明的第一人,這段時間一共為文明容納了四顆低技術文明的星球。
要想讓他們融入到蓋亞文明中,首先一點就是讓整個星球文化完成統一。
隻有這樣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的融合計劃。
與一號這邊快速且激進的方法不同,穩紮穩打的科學院倒是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經過矽基文明核心的解析,以及對古代天線外部材料的分析。
科學院已經能夠順利的小批量生產這種材料,並讓其承擔主要的結構性部件。
與之前隻能建造出來一堆無意義的“鐵盒子”相比,現在的應用前景變得更加的廣泛。
思旭已經開始嘗試用這種材料替代氫金屬合金,來作為飛船的主框架。
經過規模化的生產,一艘完全使用新型材料建造的國家級飛船的船體,日前在聖德文造船廠下線。
與一般的造船廠不同,這裡所有的機器人都由思旭直接控製。
一方麵是為了獲得第一手建造資料,並在未來批量生產時做好技術上的儲備。
二來就是製造過程中積累大洲級飛船的建造經驗。
“主人,我們即將展開對新型飛船的結構測試工作。”
“好的!”思旭滿意的點點頭。
隨著力場被解除,巨大的國家級飛船輕盈的離開了聖德文造船廠。
整個動作行雲流水,如果不是它那巨大的體積,人類還以為這還是一個輕到幾乎沒有重量的羽毛一般。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回稟主人,在建造的過程中我們就發現了這一神奇的趨勢。
隻要注入能量,這些平時看起來隻比氫金屬合金更堅固一些的材料,就會發生特彆奇異的變化。
它們似乎不受任何引力影響,隻要有能量維持,任何引力擾動對這種材質包裹下的物體都沒有任何作用。
估計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纖細的古代天線在以光年計的巨大跨度下,沒有發生一絲一毫的彎曲以及擾動。”
並且以思旭的計算可以得知,至少自己現在的武器係統是壓根兒無法撼動這種材料的。
其堅韌的程度比自己的能量護罩還要強悍。
這似乎就是思旭一直想要找到解決建造大洲級飛船的辦法。
以現有的國家級飛船來說,龐大的質量就已經開始對周圍的物質以及飛船造成引力影響了。
更不用提設想中質量十倍於國家級飛船的大洲級飛船。
那種東西簡直就如同一個人造行星一般,很容易就會受到周圍天體對其產生的引力影響。
那時彆提什麼戰鬥了,連維持自身的軌道以及做機動航行都將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現在一切都變成了可能。
“我命令,科學院現在開始對新型國家級飛船展開測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