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都有因為矛盾無法調劑而自我毀滅的傾向。
而一旦邁過這個門檻,他們就會進入一段快速的科技爆炸狀態。
從宇宙空間邁向星際空間就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
說著一號意味深長的看了思旭一眼繼續說道:
“而我們查閱過去聯盟清掃工作的記錄來看,所有被清掃的目標都是開始向星際文明轉換時的文明。
就以我們文明舉例,如果不是我們恰巧獲得了矽基文明核心,估計此刻我們仍然受到聯盟的追殺吧!”
思旭思考了片刻問道:“如果按照你的解釋,那你們特納文明為什麼會存在,並且發展到那種程度?”
一號解釋道:“這與元珍文明有關,他們並不善於或者不屑於清掃自己領地內的文明。
反而他們更加願意將擄掠來的文明圈養起來。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益。
“那我們的做法豈不是與元珍文明很像?”
“是的主人,不過這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我們可以這個方式快速壯大自己的力量。
或許多文明的文化融合與碰撞,更容易促進科技進步與發展。
畢竟每個種族的思維方式受到他們原本世界的影響很大,差彆也很明顯。”
思旭點了點頭說道:“繼續推進這件事,不過不要操之過急。
先消化一部分,然後再繼續。
對於那些誓死抵抗的文明,那就沒必要浪費資源。”
思旭的態度很明顯了,在這個黑暗的宇宙中,對其餘文明的莫名仁慈是毫無意義的。
除了給自己增加負擔以外,彆無益處。
畢竟如特納人一般陪同思旭從苦難中走出來的文明,還沒有出現第二個。
送彆了一號,思旭又迎來了二號。
“主人,有一件十分糟糕的消息。”
“嗯!我知道了。
關於大洲級飛船的事情是吧?”
“是的主人,我們傾儘全力,也無法讓大洲級飛船滿足我們的設計需求。
畢竟戰鬥類飛船的要求太高了,並且我們的防護罩科技也無法支撐那麼大規模的需求。
如果單純依靠結構的特性,那在戰鬥過程中也是行不通的。”
思旭閉上了眼睛,無奈的歎息了一聲。
“不過努力並不是白費的,戰鬥類大洲級飛船無法建設,但是工業和民用領域依然可以。
這是我們科學院的建議。”二號將一份資料傳送給了思旭。
“用於居住型飛船的建造?
那行星呢?”
二號說道:“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文明,都無法在宇宙中找到第二個與原本世界一模一樣的星球存在。
這根本的原因就是那顆星球的環境是與生命共同演化而形成的。
這也側麵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行星的環境異常脆弱,哪怕是經過改造的行星也是如此。”
這時二號為思旭展現了伏羲星的環境變化數據圖。
經過地衣係統的改造,環境雖然基本支持特納人生存,但是當時的主要活動範圍,依然是依托於降落在星球表麵的居住型飛船。
思旭看到,伏羲星的居住狀況曲線中出現過一次巨大的波動,並且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那就是克諾羅斯文明攻擊星球表麵,產生地幔柱噴發時導致的結果。
“我們覺得,可控環境依然優於星球,這其中也考慮到了多文明無法聚集在同一環境下。
太空城的存在可以依照種族的規模劃定不同的區域,並針對性的對環境進行精細調整。
這樣至少在物理距離上,可以消弭多文明之間的隔閡。”
“的確如此,之前人類文明總是獨立和平行於特納人,雖然之前有人類科學家參與到中央科學院下的幾個項目中。
但是這仍然不夠。
就按照你的想法,將大洲級飛船的建設改變為太空城的建設計劃。”
“遵命我的主人!”
思旭無奈的歎息了一聲並說道:“看來大洲級飛船真的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
不過好在它的體量與一個要塞也相差無幾了,得想辦法推進全新一代的武器係統,以及防護罩科技。”
正如水桶效應一般,目前製約蓋亞文明戰力級彆的並非是超級星艦的建造能力。
而是過去對某些領域的欠缺。
就比如現在,蓋亞文明從來就沒有過屬於自己的防護罩科技,現在應用的技術依然來自於元珍文明。
雖然思旭幾次將這項技術進行改良,但是缺乏根基,這條道路也基本到頭了。
畢竟早期獲得的數據那就是經過閹割的,重新創建一個專門的科研部門,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了。
“看來提升科學家得數量仍然是重中之重。”想到這的思旭接通了卡蘭多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