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任務就交給你們了。”
克諾羅斯文明隻是發出了這條訊息以後就迅速投入到了戰鬥中。
伴隨著攻擊陣型的展開,與黑星文明那種近似依靠數量取勝的攻擊策略不同。
克諾羅斯文明的飛船數量則要顯的不值一提,甚至可以用淒慘來形容。
可是這些不起眼的峰級戰艦的威力著實讓思旭大開眼界。
攻擊以類光束攻擊展開,這些光束離開發射平台以後並不追求速度。
就像是旭那般采用超光速武器係統一般,而是以亞光速的形式射擊目標。
同時黑星文明的防守艦隊也展開布置,大量的戰機傾巢而出,攜帶著的重粒子炮的威力絲毫不亞於要塞級彆的防禦平台輸出的火力。
隻不過這些戰機僅能發射一次,然後就需要成群結隊的回到基地進行補給。
這看似扯淡的戰術卻對來犯者形成了極大的安全威脅。
在傳統戰爭衝突中,要塞級彆的天基防禦係統的威力是遠在戰艦之上的。
這得益於強大的火力係統以及專業的火控係統的加持。
不過弱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這種武器大多為長程攻擊武器,不僅維護費用高昂,建造周期也十分誇張。絲毫不亞於一艘省級戰艦的資源消耗。
並且在長距離攻擊下,這些攻擊大多都會被艦船采取規避機動的方式躲避,於是命中率的低下也導致了作戰效能的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
而這種單體轟炸機的優勢就十分凸顯了,它們建造成本極低,周期短。
哪怕是在命中目標或尚未命中目標就被摧毀。其損失也在可接受範圍內。
靈活多變的機動性讓要塞級武器從遠距離轟炸,變成了近距離的刺刀。
這讓整個作戰效能提升了幾十倍不止。在邏輯上這是一個十分劃算的買賣。
不過克諾羅斯的峰級戰艦也絕非是什麼省油的燈。
一瞬間光潔的戰艦就如同刺蝟一般,思旭都在短時間內沒辦法理解它究竟是如何發射出如此眾多的攻擊的。
“看來兩個文明之間的爭鬥已經經曆了相當漫長的時間了。
以至於攻防武器都演化出了針對性。”
鋪天蓋地的慢速光束就像是一條靈活的魚兒。它們追趕著來襲的目標並用力擊穿對方最為薄弱的區域。
思旭可是嘗試過克諾羅斯這種慢速武器的威力。
想必現在經曆了無數次迭代的發展,威力應該更甚很多很多。
所有被光束命中的轟炸機瞬間氣化,僅有一少部分的戰機完成了武器投送的使命。
可就在轉身撤離的過程中,這些戰機也被緊隨而至的武器給消滅。
黑星文明的戰機全軍覆沒,思旭看著這慘烈的一幕,不由得簡單的統計了一下這場戰鬥死亡的智慧生物有多少。
足足的十萬人,這還是以一艘轟炸機需要兩個智慧生物計算得來的。
這簡直就是一場以生命為資源的消耗戰。而反觀克諾羅斯文明,雖然遭受了幾枚要塞級彆武器的直接命中。
但還不足以對飛船的防禦係統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