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科學家對這些植物的奇怪特性而嘖嘖稱奇的時候,來自地質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吸引了思旭的注意力。
“從已經得到的情報來看,綠星正被一個強大的磁場包裹。
而這個磁場的根源則來自於地核,並且我們從已經得到的土壤物質豐度進行判斷。
該核心由70的概率是由鐵組成的。這會讓整個綠星免受恒星風的襲擾以及可以屏蔽絕大部份的宇宙射線。
並且我們還發現,這顆星球的地質結構與地球十分類似,其表麵因為地質活躍存在著諸多的峽穀與山峰。
可讓我們困惑的是,時至今日,整個星球似乎死亡了一般,任何地質活動都處於抑製狀態。
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否則綠星就不會存在如此強大的地磁係統。”
思旭善於將來自不同部門的數據與研究進行整合,當這份報告與掃描結果,以及生物研究所對這些植物的初步判斷可得知。
整個諾大的星球的地質活動居然被表麵生長的植株給鎖定住了。
就比如距離第一次登入地點1100公裡的地區,那裡就存在著一個突然拔地而起的山脈。
通過掃描係統可得知,在這道山脈的地下深處,兩個板塊相互擠壓產生的力量足可以引發一場9.5級甚至10級的劇烈地震。
可這股能量並沒有如願釋放,兩個板塊之間並非隻是岩石與應力,還有那龐大根係。
這些根係就如同防沙固沙的梭梭樹一般,牢牢的將兩個板塊硬生生的鏈接在了一起。
應力無論如何聚集,都被這無數的根係網絡分散了應力。
甚至因為擠壓產生的熱能,也成為了這些根係的能量來源之一。
“這太壯觀了,這些家夥居然可以演化到如此地步。相比之下自己搞出來的地衣係統,除了具有智能和反饋。
其個人能力與綠星表麵的植物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存在。
“我甚至懷疑,假設有一天這顆星球受到了什麼刺激,而讓這些植物進行進一步演化。
甚至他們會演化出向宇宙其他世界蔓延的能力。”
思旭的話並非沒有根據。
異星世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雖然兩顆星球基本可以用臉貼臉來形容。
但是蔓延出去的藤蔓,以及類似種子一般的結構,實際上已經讓其具備了向其他世界展開入侵的能力。
就在一群人還在對這些植物的演化過程以及未來進行猜想時,生物研究所也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那就是這些植物在成為孤立樣本以後,居然對原本固植的土壤展開了“攻擊”。
膠囊並非隻帶回來了植物本身,還有一部分根係以及土壤。
當膠囊被展開以後,似乎是大氣內的空氣成分讓植物感到不適,它居然將土壤本身全部吸收,並開始向外輸出氧與二氧化碳。
它在主動改變周圍的環境,使其適應自身的生存。
這與植物的特性截然相反,更加類似人類這種具有一定智慧能力的生物習性。
思旭對伏羲星表麵不適合人類以及特納人生存的時候,是思旭下達了使用地衣係統進行改造的命令。
現在讓思旭相信這完全就是一個植物自發的行為,思旭一時間都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