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衝擊力濺射起來的土塊、石頭、以至於部分植株都被加速到了第二宇宙速度,成為了環繞綠星的第一批“人造衛星”。
這時之前那群隻知道堆資源換進程的工程師在領略到了思旭的做法以後,被驚的下巴都快要掉到了地上。
“你們消耗的物資遠比這20個質量柱要多數百倍了吧。
可是收益卻並不怎麼樂觀,並且還勞師動眾的。
你們要學會一點,一旦目標確定,且周圍損失以及最壞結果能夠接受,那麼就給我采用最為直接有效的辦法去解決問題。”
思旭培養人才的方法的確有些太過奇葩了,這種不計後果的方法也就是在這個在未來幾乎與自己毫無淵源的星球上可以這麼去做。
“主人,感知係統鎖定目標了,它此時正落在攻擊區西南方20公裡處。”
“馬上去把它給我帶回來。”
這下這群工程師可學乖了,根本不在考慮什麼工程車機器人什麼的,直接從艦隊內調撥了一艘縣級飛船,以軌道空降的形式直接抵達目標地點的上空。
當他們見識到現場的狼藉以後,才意識到剛剛的威力究竟有多麼的驚人。
整個巨樹已經在劇烈撞擊下化為烏有,連原本的痕跡都很難發現,可唯獨它那巨大的囊狀根係被留存了下來。
於是數百名工程機器人順著磁軌線降落到地麵,將囊狀根固定好後,被直接吊往文明的生物研究所去進行解剖研究。
拋開綠星上的後續工作不談,此時接收到了囊狀根的生物研究所這下頭疼了。
與留在地麵上的樹乾不同,這個囊狀根的強度絲毫不比飛船的裝甲弱。
同時礙於界限的限製,很多尖兵利器都無法使用。隻能采取最為的原始的冷切法去想辦法打開這個東西。
思旭可以肯定,自己的納米分身就在這個囊狀根的內部,可是無論如何哪怕是如此近距離的狀態下,思旭也沒有辦法與這個軀體取得聯係。
整個外壁就像是一個能夠阻隔一切信號,甚至能夠阻隔空間一般的存在。
直至生物研究所的幾名科學家將整個組織剝離開的時候,思旭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原來這個囊狀根算是一個完全由生物組織組成的傳送單元。
它們不具備傳統生物的細胞結構,但是卻有如同細胞一樣的晶格特征。
而這些晶格的內部則如同密密麻麻的微型傳送門一樣,它們可以將所有的物資分解,並以它們能夠傳送的尺度,通過空間傳送的方式運輸至星球內的任意一個接收根係中。
這解釋了為何可以如此高效的完成物資的轉移,同時思旭也揭示了為何自己明明受到界限保護的軀體可以被分解。
因為這些晶格結構具有類似異生一號一般的神奇特性。它們可以將物質輸送至另外的一個宇宙,甚至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宇宙獲取物質。
前提是那一邊也具有這種植物才可以。
中央科學院總結報告會議。
二號將得到的信息進行了彙總並說道:“我們可以嘗試培養這種植物,並通過它們的根係來從這個宇宙中獲取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