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既無尺寸之功,又無治國之策,隻不過是個紈絝子弟,又怎麼會直接當那麼大的官兒呢?
這樣一來,劉表的四個子女當中,已經有兩個投靠了曹操,或者說是被曹操牢牢控製。
就隻剩下老大劉琦和老三劉修。
劉修那小子雖然隻見過幾次,但卻對他的印象一點兒也不好。
他是屬於那種口無遮攔、滿腹牢騷的人,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不論在什麼場合,也不論是不是當著人家的麵兒,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他的風格跟當年的禰衡很像,憤世嫉俗,狂傲不可一世。
禰衡當年擊鼓罵曹,在大庭廣眾之下赤身裸體,把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罵了一遍。
然而劉修的才華卻遠遠不如禰衡。
禰衡雖然愛罵人,卻總是出口成章、語出驚人,令人聽了之後感覺蕩氣回腸、酣暢淋漓。
就連曹操也對他又愛又恨,既想殺他,又舍不得殺他。
最後沒辦法,隻好把禰衡送給了劉表,劉表又把他送給了黃祖。
劉修雖然缺點酷似禰衡,卻不具備禰衡的優點,隻不過仗著自己有個厲害的爹,才一直橫行霸道、百無禁忌。
禰衡雖然有才,但他的下場卻很悲慘,被黃祖給宰了。
可見劉修最後的結局肯定也是凶多吉少,畢竟他的靠山劉表已經不在了。
曹操連禰衡都不肯要,就更彆說劉修了。
所以劉修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為曹操一黨的。
劉琦很可能也想投靠曹操,但他根本沒有機會,也沒有資格。
曹操南征北戰、東征西討,針對的是各路諸侯,幾乎都是刺史、州牧及以上的人物。
劉琦隻不過是個江夏太守,完全沒資格與曹操對話。
這樣一來,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命運使然,就讓劉琦與劉修站在了一起。
之前一直以為這劉琦一死,他的部隊就歸我了。
今天才知道,自己想的過於簡單了。
劉琦剛才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能聽出其中的很多意思。
也許劉琦有朝一日撒手人寰了,他會在臨死之前把自己的部隊交給劉修。
畢竟血濃於水,他們才是親兄弟,而且又是一個階級立場。
如果劉琦真把部隊交給劉修,就劉修那個水平,用不了多久必然也會被曹操殲滅。
當務之急,還是得想方設法讓劉琦打消這個念頭。
想到這裡,劉備說道“賢侄啊,我客觀地說一句,你彆往心裡去哈,你這個說法可實在是有失偏頗呀!劉琮雖然是個敗家子,但劉修那小子還不如劉琮呢!他是看誰都彆扭,就是當年在我跟前,他也沒少說你的不是。”
劉琦有些難以置信地道“什麼?三弟對我也有意見?”
劉備眼珠一轉,說道“有啊!當然有了!劉修說過你很多壞話,大部分我都忘了!但有一個我是記得非常清楚,他說你性格太懦弱,所以景升兄才不肯把荊州交給你!”
喜歡三國秘事第三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秘事第三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