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之後,基地燈火通明。基地的廠房內,青岩航空的工程師們,正緊張忙碌而又有條不紊地對無人機進行起飛前的各項測試。
其中最關鍵的部分,自然是安裝了紅外夜視成像和合成孔徑雷達的偵查吊艙。
“通電測試完畢,拔除保險銷!”
“地麵檢測完畢,可以起飛!”
收到信息的周岩,回頭看了看滿團長:“關閉跑道周圍的燈光吧!”
“盲起,盲降?”滿團長想了想,“可以!”
“燈火管製!”
命令下達之後,地麵控製艙的光電探頭視野裡,變成了漆黑一片。
準備起飛的周岩,回頭看著一旁的電子設備操作員:“紅外夜視成像,需要低空偵查,注意開啟電子對抗……”
而後,周岩控製無人機從倉庫裡出來,滑行了一段距離之後,抬升機頭,起飛。
升空之後,按照下午的電子地圖飛行,飛抵目的地。
“開啟紅外夜視成像,開啟電子對抗,準備降低飛行高度……”
與此同時,電子設備操作員迅速地將紅外夜視成像的鏡頭切換到原本的光電探頭視野。
“發現敵軍大規模活動痕跡……”
雖然是夜間,可裝備和人員在紅外夜視鏡頭下,都是有顏色的,跟黑成一片的背景色,是完全不同的。
而與此同時,紅外夜視成像係統配備的高性能計算機,開始自動識彆裝備類型,標記人員數量。
無人機的螺旋槳設計之初,就考慮了降噪問題,因此下方正在急行軍的紅軍,在車水馬龍的大環境裡,並沒有人注意到,天上五千米的高度上,漆黑的夜空裡,有一架低可視塗裝的無人機正在盤旋。
偵查完一個地域,無人機爬升,前往下一個地域。標記完機步師所有的單位,無人機盤旋,開始了新一輪的追蹤……
三個多小時的急行軍之後,機步師進入預定地域,開始進行土工作業,偽裝陣地。
而一直盯著的滿團長,看著紅軍開始“安營紮寨”,暗暗地鬆了口氣:“周總,無人機可以回來了,天亮之前,複核一遍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回收無人機了。
雖然白天起飛和降落也是盲降,可畢竟白天可視,而且可以利用設在機場的光電設備助降,而夜間起降,完全就是讀表盲操作了。
所幸,周岩沒有形成必須目視的慣性,而是根據儀表不停地調整操作,降低飛行高度,打開起落架,減速……
最後,無人機的速度成功地變成零……
在場的所有人都長長地鬆了口氣。
趁著夜間的空擋,周岩趕緊在座椅上眯了一會兒。
淩晨三點半,周岩的手機鬨鐘準點響起,其他人也都被鈴聲給嚇醒了。
“幾點了?”
“三點半!”
“都起床了……”
低光照條件下起飛,自然要比夜間無光要容易一些,但也沒有容易太多。
按部就班地升空之後,周岩根據電子地圖裡存儲的信息,飛往紅軍的隱藏地區。
“比對電子偵查地圖!”
“人員裝備沒有太大出入!”
一個多小時,紅軍的戰線全都被複核了一遍,除了極個彆的偵查小隊,其餘的大部分人馬都還停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