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攝像頭……”
“肯定不是防偷吃的,”李總樂了,“很多工人在肉類車間呆半個預測之後,都減肥了,看見肉類都惡心,這些攝像頭都是保證食品質量用的,配合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溯源,可以追溯到底是哪個過程出了問題,就連菜品火候不過關,都能溯源……
當然,溯源隻是治標,真正保證質量的是這些攝像頭連接的智能數據庫,數據庫可以根據食材的特性,智能提示加工的程度,比如油炸時間的增減……”
“我去,岩哥這是把中餐標準化玩出花來了。”
“魏總,核心的調料包生產線,除了投料之外,其餘工序保密的,這個需要周總授權……”
“調料就不用看了,”魏聰笑了笑,“咱們去看一下配送……”
兩人趕到物流車隊的時候,正趕上司機們正在封閉的車間裡清洗車輛。
“這是外部清洗,貨箱內部的清理,有專門的車間……”說著,李總指了指“咱家大食堂”塗裝的箱貨,“紅色的是肉類配送車輛,因為是熟食或者半熟食,車廂是高溫恒溫的。綠色的是蔬菜配送車,低溫恒溫。
所有的料理包裝車的時候,也有一個掃碼的流程,方便記錄時間。咱家大食堂的要求是,肉類和熟菜的料理包,常規兩個小時之內送達,最慢不得超過四個小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也就是說,從原材料到出鍋,也就四到五個小時,那店麵那邊呢?”
“廚房裡有帶雨刮器的監控,比車間裡還多呢,”李總苦笑,“店麵的冰箱裡,隻能放存放真空包裝的主食,不得存儲半成品食材。”
“那如果食材準備多了呢?”
“大數據算法,算得死死的,浪費很少。實在是有剩餘,當天打包,要麼送到星瀚或者青岩的食堂,當特價菜,要麼就免費送給環衛或者福利院。”
從中央廚房出來,魏聰和利用跟著配送車,去了店麵。
大食堂的後廚跟中央廚房差不多,攝像頭琳琅滿目。更讓魏聰意外的是,後廚跟櫥窗之間隻有一道防霧的玻璃,而玻璃上段的兩麵,都有密密麻麻的攝像頭。
回到辦公室,魏聰桌上多了一本名為企業標準,實際上是菜譜的大部頭書籍。
而接下來的幾天裡,魏聰的時間全都耗在了“菜譜”上,一邊看一邊記。
大部頭的“菜譜”看完,李總又塞過來一本企業標準qdst00012012《咱家大食堂物資采購標準》。
魏聰瞅了一眼桌麵上大部頭的標準,欲哭無淚。
“魏聰,這本僅供參考,這些標準基本上參考了國內外的食品安全標準,還有一些食品安全標準未考慮到的食品檢驗類目和參數。”李總解釋道,“咱們需要了解的是物資采購的主要途徑和入廠抽檢方式。”
了解完生產體係,又拿到了市場調查報告之後,魏聰聯係了周岩。
“岩哥,第一波連鎖店,規模是不是搞大一點?市場調研報告,光是中關村附近,就能承載十家百座加盟店。”
“聰哥,考慮過外賣嗎?”
這時候,魏聰才想起來,貌似采購標準裡除了食材還有外賣包裝。
“那這就是說,”魏聰想了一下,“第一波連鎖店,規模要少於十家……”
“嗯,”周岩點了點頭,“外賣這一塊兒,集團公司統一運營。眼下,你需要做一個宣傳方案,給客人看。可以寫的很簡單,不過要把核心賣點突出出來……”
“我儘力!”
喜歡重拾2006請大家收藏:()重拾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