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士及直到被甲士拖出去,他都沒敢發出一聲求饒。
而長孫無忌在見到這一幕後,卻隻覺得背後一陣發涼。
此刻誰也不清楚,李二陛下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魏征,朕現在再問你一遍,你是否要辭官?”當李二陛下在問出這句話後,整個禦書房安靜得出奇,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敢發出聲響。
“陛下,臣先前因為實在唾棄宇文士及這等小人,方才莽撞失言,是臣的錯。
您乃聖明天子,臣能為您儘忠到死,這對臣來說,可謂是三生有幸。”魏征明白,在這種時候如果還要跟李二陛下對著乾,那他彆說去瓊州了——他今日能走出皇宮的大門都有夠嗆。
“很好。”李二陛下點點頭,他也沒打算給對方什麼台階下,隻是將目光看向房玄齡:“房卿,何至於此?”
“陛下,關於這個問題……您為何不問趙國公呢?”房玄齡作為大唐宰相,他平日裡從不與人相爭,更何況眼下他麵對的是神色陰晴不定的陛下,可事關國家社稷,就算是李二陛下今天要治他的罪,他也沒打算退讓。
“輔機,”李二陛下聞言沒有移開目光:“聽見房卿的話了麼?”
“臣……臣聽見了。”長孫無忌聞言躬身道:“臣……雖然不明白房公此言何意,但是臣一定會自省。”
“不明白?”聽聞對方這般言論,李二陛下卻笑了:“無忌,朕看你其實明白得很!”
“陛下,臣知罪!”長孫無忌敏銳地通過李二陛下對自己稱呼的轉變,而察覺出了對方現在的心境變化:“臣隻是覺得臣與諸公同朝為官,本該是齊心協作,開創貞觀盛世,這於情於理,都該一團和氣……”
“——誰他娘的跟你一團和氣?”長孫無忌的無恥,讓任城郡王李道宗再也坐不住了。
此刻老頭兒也不管陛下還在場,他直接就罵上了:“人家楚王殿下當眾擺出姿態,要保一個小姑娘,這礙著誰了?
你長孫無忌為何偏要拿這個當由頭,去找他的麻煩。
長孫無忌,你這個缺德帶冒煙的下作玩意兒!
你也配當人家楚王殿下的舅舅啊?”
“承範!”李二陛下今天遇到的意外真是一個比一個多:“你——”
“——陛下!”李道宗反正是豁出去了:他娘的,隴右李家如今最出息的那個年輕後生,憑啥一直委曲求全:“臣以前顧著您的顏麵,加之楚王殿下顧全大局,臣也不好多言。
可事到如今,臣仔細想想——臣已經是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紀了,難道等將來有朝一日,臣去到地下見到我李家的列祖列宗,長輩們問臣:為何這麼多年來,臣就眼睜睜地看著楚王殿下被一個外姓人欺負——陛下,您教教臣!臣該怎麼回答?!”
轟!
李道宗,這位當年第一次在西北見到楚王殿下,就被對方狠狠上了一回強度的老人,此時此刻,站在這大殿之上,挺起了他那佝僂多年的老腰,擲地有聲——為那個當他打從心眼裡服氣的後輩在陛下麵前問出此番錐心之問。
不得不說,這不光需要極大的勇氣,更需要廣闊的胸懷。
而李二陛下,顯然是被李道宗這句問話給問懵了。
所以他在沉默許久後,忽然歎了一口氣:“承範,臣明白你的心意……”
“陛下,臣希望您是真的明白。”李道宗知道,今天像房相、魏公、程公、牛公甚至是尉遲敬德,他們為楚王殿下,將能做的都做了,所以他身為皇室成員,更不能差事:“長孫無忌隻是皇後娘娘的兄長,皇後的賢德不是他禍亂朝綱的底氣。
還有,您莫要說什麼他從太原陪您一路走到今天,如果您真的作此想——那麼臣就要問問您了:難道似臣與李孝恭這些李氏族人,沒有從始至終陪著太上皇和陛下您一路誓死相隨,踏過隋末的烽火狼煙,走到今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