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諸子百家,某些隱士見到李適廣開言路,傳承數字百家的想法,倒也有些心動。
一個在都江堰附近的種田老翁,看到了從關中送來的開大學的言論,卻也心癢起來。
“諸子百家,三教九流,阿房宮中,大學爭鳴!”
老者拿下鬥笠,不由一股豪氣悠然自生,“傳教兵家箴言,又怎麼少得了我。
什麼李適,什麼韓知兵,軍略還得看我魏繚!”
身為兵家大能,魏繚在看到天下大亂時,就果斷的躲到蜀地來避難來了。
畢竟蜀地這地方,在亂世中有崇山峻嶺阻隔,背靠著都江堰這塊福地,亂也亂不起來。
當然,除了魏繚聊發少年狂,李適來到監牢中,來見見被韓知兵打包送回來的蒯通。
因為回來第一晚,白起就纏上了自己,弄得李適連鹹陽都沒有待多久,哪裡有時間去理會蒯通,現在白起的事告一段落,李適總算騰出時間來見見蒯通了。
“罪人願降!”蒯通見到李適的第一句話,便如此恭恭敬敬的說道。
“……”李適很是沉默的看了看蒯通,道,“閣下不再猶豫一下嗎?”
“大王不是來勸降我的?”蒯通很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李適。
“也不是這麼說……”李適道,“你不應該展現一下你堅貞不屈的一麵嗎?”
“大人,我是縱橫家出身,講究的是機巧通便,事無定主,說無定辭,一切為目的而定!”蒯通倒是坦然的說道“再者說,我原本就有意投效,為何還要賣弄無用之才智!”
“有你縱橫捭闔,勾連起秦國餘孽楚國魏國時怕不是這麼想吧!”李適道。
“誰讓在下有撥弄風雲之能,抵擋不住大王撥雲見日之力。既然已經輸得一塌塗地,又何不承認自己認輸,輸得有風度一點!”蒯通補充道,“至少少受些皮肉之苦。”
李適說道“好吧,你如果想要逃,那逃就是了,我也不阻你。
不過我開了大學,縱橫課少一位老師傳道授業,便是選了你。
希望你能為你們縱橫一脈,留下些傳承!”
蒯通聽到這話不由一愣,繼而恭敬的對李適道,“謝謝大王仁慈。”
當然,除了兵家和縱橫家,還有什麼小說家、陰陽家、名家什麼的也都有過來。
李適不限製裡麵傳道的流派數量,基本上隻要有一套自洽的學說,基本上李適都會通過。
但裡麵的學員數目是有限的,第一批李適隻允許大學招募500人。
另外進入大學的學生需要進行一次入門考試,考得不是百家內容,而是由張九章親自出的數學題。
根據數學得分來取前500名,考試完成後,會把解題答案和名詞放在外麵供給眾人判斷。
總而言之,就是要所有人都信服這次考試成績。
畢竟數學這東西實在太公平了,不會就是不會,抓破腦袋也是不會。
至於這些諸子百家怎麼樣爭取這500名學生進入自己門下就不關李適的事情了。
畢竟在李適看來,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如果數學都不達標,那還是彆來這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