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異族人是要融入到華夏這個大家庭的,而不是來被華夏奴役的。
這些人來到華夏,共同參與興建華夏的偉大曆史任務,讓他們參與各種工程的建設,就是給他們一個融入到華夏的機會。
基本上他們乾上三年,其中表現優異的便會進入到三年的考核期。
接下來的三年,他們必須要學會說漢話,懂漢禮,有漢姓,知漢名,條件苛刻點的甚至需要他們認識一百個漢字,其中需要包括自己的姓名,然後政府才會給他們登記姓名。
之後,四年進入到觀察期,在這期間不允許出現任何違背律法與華夏習俗的問題,那就能獲得擁有私產的資格,到這時候,這人就算改造成一名漢人了,政府會給你登記造冊。
所以,這不是剝奪彆人生命與自由的奴隸貿易,而是引領這些人走向文明的華夏綠卡。
當然,李適也知道,真正能活十年時間走完這流程,從俘虜到百姓的人絕對不多。
但這也沒有辦法,自己已經給他們開了一條能走向文明的道路,能不能走到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而吳芮倒也沒李適那麼長遠的心思,隻感覺,如果抓過來的吳越蠻人能在李適這裡換取物資,吳芮到也相當樂意去抓捕些人來換取物資。
畢竟在這時代,你還能夠換取到物資這本身就說明了你的價值。
最怕得就是那種想賣身,卻沒人願意收的慘烈悲劇,真到那時,那就真是人間悲劇了。
李適把吳芮的事情交給張良,讓他負責與吳芮去協商相關的細節。
畢竟吳芮是歸附是一件大事,但跟統一北方的戰爭比較起來到底還是差了一些。
而李適一支支在長安盤踞的戰部,隨著換裝完成,也開始隨著李適的命令行動起來。
實際上的出征時間比李適原本預估的晚了一周左右。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戰將天賦的出現,讓將士們需要與自己的戰部需要磨合。
當然這些不包括孟西白統帥的隴西騎兵與甘平的黑鷹銳士。
他們被留下來的原因是韓知兵與白起,拉上了他們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全員進入煉精化氣,從而掌握內氣。
而黑鷹銳士,花費了大約一周左右,基本上都覺醒了內氣。
而隴西騎兵慢了一點,雖然也都快要全部覺醒了,但差一點就是差一點,被白起一腳踹了出去,出發去河套地區了。
不過等到隴西騎兵到達了河套地區的時候,倒也全員完成了內氣的掌握。
至於黑鷹銳士掌握了內氣後,甘平直接讓黑鷹銳士以五連突刺的方式,快步向彭城方向而去,真說起來這速度也不比隴西騎兵飛馳秦直道的速度要慢。
而李適在隴西騎兵與黑鷹銳士相繼趕赴戰場後,率領二十萬大軍向著滎陽出發,一時間間整個天下震動。
所有人都清楚了,李適的戰書並不是說笑的,而是李適真準備要對河北一眾諸侯國下手。
所以,在河北諸侯國的使者們開始來回奔跑。
一個以代國、常山國和齊楚為核心的盟約開始建立,甚至燕王與遼東王的也隱隱約約有加入這個聯盟的意思。
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華夏人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
一時之間,戰爭的陰雲向河北地區籠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