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原住民,都是些普通士兵,知道的情報很少。
隻是說城中軍隊數量很多,具體多少沒有詳細數字。
主要是他們不識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如大漢百姓。
但可以確定的是,小日子很變態,抓了很多人,做成了肉乾。
包括他們收繳了不少糧草,足以支撐他們度過這個冬季。
打持久戰,反而不利,對方可能會有新的援軍到來,而且也可能存在未知的變數。
短暫的軍事會議過後,眾將都對攻城沒有反對意見。
除此之外,他們也確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外敵入侵,殘忍程度刷新他們的三觀。
沒有什麼仁義禮智信,更不存在什麼戰爭禮儀,完全是一場毫無下限的戰爭。
短暫的休整了三天,攻城命令下達。
作戰計劃簡單粗暴,所有將領全部上陣,組成攻堅小隊,分批次率領士兵車輪戰。
沒有攻城器械,隻有剛製作好的梯子。
九月的天氣,略微降溫了一些,偶爾吹來的涼風中還夾雜著飄飄落葉。
昌邑城外,四麵被圍,主攻方向是西邊,其餘方向均有三萬騎兵警戒。
六級郡縣城,10米的城牆,還是太平道之前在青州時加高的。
沒想到自己加固的城牆,現在反而成了進攻的阻礙。
梯子長度勉強夠的著,隻能依靠武將強行上城。
典韋也深知此戰關鍵,毫無怨言的穿戴整齊盔甲,拎著雙戟站在隊伍最前列。
韓星河騎在馬上,掃視了一圈,望著一大堆名將,竟然有些難以抉擇。
論特性和綜合統兵能力,徐榮第一,波才次之。
徐晃擅長防守,張遼,華雄,武安國,何曼等人都善於野戰突襲。
論攻城,還得是樂進。
猶豫片刻,韓星河當即喊道:“文謙,領兵五千,出戰!”
聽到這個命令,樂進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每次打仗,他都排不上號,基本都是小透明,現在居然成首發。
樂進愣了刹那,緊跑兩步道:“末將遵命!”
徐榮當主帥,兵團全屬性+10,體力消耗20
樂進為副將,而他還有個專屬的攻城特性。
先登之勇—已方發動攻城戰時,自身及所屬部曲攻防+15,速度+20
其他將領全部充當小兵,享受雙重屬性加成。
開戰前,毛階又被拉來鼓舞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