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流逝,走過寒冬,又是一年春季。
公元197年3月。
冀州戰場,曹操與張燕的聯軍休整了三個月,鮮卑,邪馬台,高句麗的聯軍同樣也休整了三個月。
而去年一整年的時間裡,墨家並沒閒著,在兗州集合中原工匠,製作了大量器械。
而如今,這些器械全部運往了冀州戰場。
漢軍缺少騎兵,對抗至今,全憑張燕的黑山騎兵,否則根本沒能力收複失地。
冀州平原的凍土被春風揉軟,枯黃的草皮下鑽出點點新綠。
全新器械運往信都,曹操馬上召集將領,準備發動進攻。
同樣的,眾將齊聚,各大軍師悉數到場。
怎麼打,怎麼部署都需要詳細安排。
韓信作為總指揮,首先開口道:“諸位求戰的心情,本帥理解,但是要明確幾點。”
“敵軍善於偵查,夜裡還會派出飛禽警戒,而我軍又多是步兵,若不能與其正麵交戰,反會被牽製,隻能強行攻城。”
“能讓敵軍主動與我軍交戰,比強行攻城,戰損要低很多。”
此話一出,眾人馬上明白其意圖,一個個默不作聲,大腦飛速運轉。
韓信要的是降低戰損,儘量不考慮強攻城池,還要能逼敵軍野戰。
可去年前年打了兩年,邪馬台內部被屠殺,敵軍援兵數量少了許多。
攻守易形,敵軍現在采取了防守策略,不再盲目進攻。
城池已經占領,渴望收複失地的是漢軍。
而守城的戰損要遠低於攻城,敵軍主帥也不傻,不可能讓士兵們送死。
不想攻城,還要逼敵軍野戰,說起來有些強人所難了。
韓信的目光從各大將領,玩家幫主身上掃過。
所有人都默默地搖頭,表示無策可獻。
至此,今天的會議又是走個過場。
長久以來,每次打仗,都要依靠韓信動腦子,顯得其他人都是傻子一樣。
曹操歎了口氣,轉頭往身後望去,眼神裡滿是渴望。
他很希望有個人能出謀劃策,至少不要顯得自己的軍隊隻會聽命行事。
韓信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隻能下命令道:“全軍聽令!”
“曹仁率五千...”
忽然,有人出聲道。
“慢!”
“我有一計!望大將軍思量!”
說話的是荀攸,長久以來都保持沉默的一個人,一直幫助荀彧調度糧草,今天卻是他第一次主動發言。
曹操大喜,忙說道:“快!公達快說給大將軍聽!”
荀攸點頭道:“我有一誘敵之計,敵軍糧草囤於真定,且有大軍守護!”
“我們可派十萬大軍夜裡行軍,白日隱於山林,往真定方向行軍。”
“敵軍飛禽有夜視能力,定會發覺我軍動向,按照路線判斷,敵軍必然擔憂真定有失!”
“我若是敵軍主帥,可能會在半路,吞掉這十萬漢軍,保證一個都不放走!”
.....
他說的很長,很多細節都有描述。
隻是過於長了,大多數人都沒聽明白到底怎麼能行的通。
十萬步兵,夜裡行軍去偷襲真定,還要在半路被敵軍包圍,然後還要打贏!
這不扯淡嗎?
但凡敵軍想全殲這十萬人,必然會派出至少一倍,甚至三倍的軍隊,而且還會有大量騎兵相隨。
也就是說,這十萬人就是誘餌,基本上必定被吃掉。
包括曹操,東方鏡等人都在皺著眉頭思索誘敵之計的可行性。
但韓信卻迅速抬頭,笑道:“此計可行!若勝,公達當為首功!”
大將軍都肯定了的計策,其他人也不好有反駁的理由。
畢竟他可是兵仙啊,質疑兵仙的前提是,真的有理由推翻他的判斷。
但若是你自己都沒想明白,就跑去反對,那就是自取其辱。
當夜,信都西門悄然洞開,沒有號角,沒有火把。
十萬玩家,隻有五千騎兵,以及北方的上百名將,在濃墨般的夜色中湧出城門。
所有人都清楚的明白,自己是被荀攸和韓信當成誘餌了,是賭注,是投向黑暗深淵以換取光明的石子。
高高的夜空之上,幾雙冰冷的鷹眼,穿透稀薄雲層,清晰地捕捉到了地麵上這條蜿蜒南下的巨大黑蛇,轉而振翅急速離去。
三日後,真定東北百裡,野馬原。
十萬漢軍潛伏在一片樺樹林中,勉強偽裝的不那麼明顯。
但誰都清楚,這種樹木稀少而且在平原地區的樹林,能藏下十萬大軍是多麼可笑。
這個位置是韓信指定的開戰位置,他對冀州的地址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