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蠻部自身便能解決南越軍,又何須向我求援?我軍此番興師動眾,意義何在?”
帳內一時寂靜。
龐統也知道自己這提議有些過於算計,失了道義,便不再堅持,隻是心中那絲不安依舊縈繞不去。
此戰,益州軍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戰力了,若再逡巡不前,必被天下人,尤其是江東盟友所恥笑。
此時,李嚴字正方)出列,朗聲道:“關將軍、軍師,那諸葛亮擺出八卦陣固守,顯然是已知我軍封死其退路,存了持久堅守之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越國內可用之兵,僅剩南海、蒼梧郡的異人軍團。然,若彼等敢來救援,江東軍絕非擺設,必會南下重新奪城!諸葛亮定然也深知此點。”
“故而,依末將之見,諸葛亮所盼,唯有遠征百乘的韓信能及時派兵回援!他欲拖時日,待韓信兵至,裡應外合,以期破我重圍!”
“因此,我軍必須速戰速決!最好能在三個月內,徹底解決戰鬥,絕不能給韓信回援的機會!”
李嚴的分析條理清晰,切中要害,帳內眾將紛紛點頭稱是。
“正方言之有理!”
“我軍行動如此迅疾,諸葛亮縱有通天之謀,也定然措手不及!”
“除非他現在插翅北飛,逃入荊州地界避難,否則必敗無疑!”
“若能生擒孔明,南越王便如斷一臂!哈哈哈!”
帳中氣氛再次變得高昂起來,求戰之心熾熱。
龐統深吸一口氣,將心中那縷不安強行壓下,臉色一凝,變得無比嚴肅,開始下達一連串清晰而具體的軍令。
“黃權、李嚴聽令!命你二人領兵十萬,繞過金竹山,沿沅水南岸潛行,抵近辰陽南側!”
“張任、嚴顏聽令!命你二人領兵十萬,從吉首縣方向南下,逼近辰陽西側!”
“冷苞、鄧忠聽令!命你二人領兵十萬,前往漵浦駐紮,封鎖東北方向。”
“吳懿、霍峻、吳蘭、雷同聽令!命你四人領兵十萬,駐守於辰陽西南方向,構築防線!”
“張翼、張嶷、劉封、趙累聽令!命你四人領兵十萬,於辰陽東側擇地紮營,扼守要道!”
“楊頂天、汪小星聽令!命你二人率領本部異人馬,於辰陽正南方向安營立寨。”
“關將軍!請率領中軍主力,正麵出擊,直抵諸葛亮營寨之前,安營紮寨,與其正麵相對!”
七路大軍,總計百萬雄師,如同七支巨大的鐵鉗,從四麵八方緩緩合攏,目標直指辰溪河穀那看似孤零零的南越大營!
軍令如山,各將轟然應諾,領命而出。
大軍開拔之際,關羽也迅速聯係那些表示友好的蠻族部落。
很快,一車車的糧草從各個山寨中運出,蠻族人將他們本就不多的餘糧源源不斷地送入益州軍中,以作“犒勞”。
數日之內,益州七路大軍陸續抵達指定位置,旌旗蔽日,營壘相連,望樓相望,將諸葛亮所在的辰溪大營圍得水泄不通。
龐統也隨關羽的中軍,抵達了最前線,第一時間在親衛保護下,登上了附近一處最高的山丘,俯瞰整個南越軍營地。
放眼望去,諸葛亮的營寨布置得極有章法,暗合八卦方位,營壘堅固,溝壑縱橫,旌旗按照某種玄妙的規律排列,雖靜默無聲,卻透著一股森嚴莫測的氣息。
支持南越的幾個蠻部營地則散布在主陣周圍的山嶺間,如同忠誠的哨衛。
整個南越大營,儼然一個巨大的、隨時可以爆發出驚人力量的戰爭堡壘,擺出了一副全力固守、死戰待援的架勢。
關羽不知何時也登上了山丘,站在龐統身邊,遠眺敵營,緩緩吸了一口氣。
“支持南越的蠻部,不過寥寥數部。諸葛亮所能依仗的,滿打滿算不過四十萬兵馬。單憑此陣,他真以為能扛到韓信回援的那一天?”
龐統目光深邃,緩緩搖頭:“八卦陣雖變化多端,玄妙異常,卻也並非無懈可擊之陣。我軍數倍於敵,兵力雄厚,連戰之下,敵軍必敗!”
山下,益州軍的營寨正在飛速擴建,各部營盤相連,互為奧援,如同一條盤踞在山間的巨龍,將獵物死死纏住,確保其無處可逃,肅殺之氣,彌漫了整個山野。
喜歡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請大家收藏:()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