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反對的聲音出現,這都在李東沐的預料之中。
此刻,陳嵐芹也更加明白了李東沐為什麼執意要讓他們到現場的原因。
5個地市的市委書記發表了看法,3個反對,1個同意,1個持中立態度。
這種局麵就比較難辦了,畢竟河道不是流經一家,若是隻修建博州境內的,依然是無濟於事。
陳嵐芹看了看其他省領導,隻是在這種場合,尤其是與他們的分管工作無關,自然不會進行表態。
作為省委書記,在處理多部門的工作時,首先要做的就是一碗水端平,因此陳嵐芹決定表明自己對這個項目是支持的,但是具體如何推進暫時不做表態。這也算是實現了對李東沐的承諾。
“從省級層麵來看,德江航道擴建計劃是有必要的,而且也要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大盤子。不過……也如各位書記孫談,項目資金從哪兒來,如何修建?如何運營?”
“這些問題……還是要再詳細的謀劃一下……”
“陳書記……”
“陳書記……”
李東沐知道陳嵐芹的難處,若是明眼偏袒自己,肯定會引發大多數人的不滿。不過眼看項目就要擱淺,李東沐肯定心有不甘,隻是當他準備發表意見時,一直未開口的邢天傑開口了。
“陳書記,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話,可否讓我談一談看法?”
眾人看向邢天傑,但是眼神中卻各有迥異。
“隻顧著讓屬地單位談意見,卻忽略了還有一位航道建設的主管領導。”
“邢局長,您是航道建設的專家型領導,我們聽聽您的意見。”
邢天傑清了清嗓子,作為交通部水運局局長,儘管級彆不高,但是經手的大項目卻不少,見過的大場麵更是多不勝數,因此毫無怯意。
“剛才與各位領導一同查看了德江航道的情況,看過之後也是頗有感觸。”
“其中最大的感觸就是,抱著金疙瘩討飯,實在是太可惜!”
“近些年,萬山省的交通路網有了極大提升,但是放眼全國,依然無法抵消地域偏遠的劣勢,所以再造交通優勢就非常有必要,而水運建設就是萬山最大的資源。”
聽到這兒,李東沐便明白了邢天傑的立場。
“邢局長,我們也知道水運是資源,可是奈何財政資金支撐不起水運建設的投入啊,這才是當前最困難的地方。”
趙建軍也聽出了邢天傑的想法,因此直接將問題挑明。
邢天傑依舊不急不躁:“趙書記,您是省委常委,想必也參與了萬山省的三重一大事項。您看一路上修建的高速和大橋,哪一個是政府投入的現金呢?不都是用時間換空間?用未來的錢辦現在的事情?”
“若是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情,那恐怕永遠也追不上領航者。”
邢天傑這個舉例非常好,讓趙建軍頓時啞口無言。
說罷,邢天傑又看向李東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