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書記,你覺得如何才能做好政府工作?”
聽到李東沐莫名提出的問題,柳利國不禁皺了皺眉。
“政府工作?這個……和水運有關麼?”
李東沐笑了笑:“您不是做過常務副市長麼?你覺得如何才能算是合格的政府工作呢?”
“我覺得,要做到三點吧。一是擁護市委決定,二是落實市委決策,三是站穩人民立場。”
“用八個字概括就是精誠團結、增進福祉。”
聽過柳利國的表述,李東沐不自覺的豎起了大拇指。
“柳書記果然站位高,若是都如您這般,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怕是會持續提升了。”
“在您麵前不敢講站位高低,隻是一點心得感悟吧。我覺得責任都是雙向的,政府要擁護和落實,同樣的,市委也要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雖說兩者的職責不同,但是必須要凝聚合力,這樣才能將工作乾好。”
“就拿水運交通項目來說,市政府一定是推動的第一責任人,其中涉及大量的人財物,這些都需要市委給予支持……”
李東沐默默的看著柳利國,這次見麵,他發現自己對柳利國的認識還是不夠全麵,尤其是身上的優點。
“50歲正是乾事創業的黃金年紀,若是偏安一隅真的是有些可惜了。”
聽到李東沐的感慨後,柳利國也有些無奈的笑了笑。
“所以說,能力有限,不過我還是願意為萬山省的水運交通事業奉獻。”
當天,柳利國沒有離開博州,而是想要明天實地到青玉縣看了看,同時也謝絕了李東沐的陪同。
晚上,李東沐站在公寓陽台望著天空沉思,內心的想法越發濃烈。
翌日。
李東沐早早的到了陳嵐芹的辦公室。
“你說……柳利國很適合市長的崗位?”
陳嵐芹用不敢置信的眼神看向李東沐。
“沒錯,柳書記不僅精通水利交通,而且又有基層工作履曆,還在常務副市長的崗位上工作了幾年,所以綜合來看,他非常符合要求。”
“陳書記,您不是說過要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麼?您覺得他如何?”
陳嵐芹沒有直接回應,隻是表情有些耐人尋味。
“東沐,我十分理解你的感受,絕對是心無旁騖的將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隻是我們私下可以這樣談,到外麵可絕對不能提及絲毫,否則大家會給你扣上一定搞小圈子和一言堂的帽子。”
李東沐聽後隻覺得有些坐立不安,自己隻是一心為公,但是卻忽略了職場的人性險惡,尤其是博州市官場剛剛經曆過動蕩。
看著李東沐的神色,陳嵐芹又說道:“柳利國工作能力確實可以,但是你了解他個人的情況麼?”
李東沐搖了搖頭:“這個……不太清楚。不過我覺得人品還是不錯的。”
陳嵐芹笑了笑道:“沒有全麵的了解,隻憑感覺就是最大的錯誤。”
“昨天上午我親自和柳利國見麵談,說實話對於他的能力,我也是認可的,甚至也產生過讓他到博州任職的念頭,隻是組織部門給出的評價中有一條,讓我打消了這個想法,你知道是什麼麼?”
李東沐表情有些凝重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