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閉幕講話……
會議正式落下帷幕。
每個時間段都有新的變化,無論如何變化,曆史都不會因為某個人而停止進程。
會後,各地區的參會人員分彆留影合念,有生之年能夠參加一次,確實是值得炫耀的資本。
當大多數人都開始離京時,各省份的主要領導們則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拜訪之旅,尤其是一些新任職的領導,更是要借此機會拉近距離,爭取更多更好的項目落地本地區。
這也是李東沐為何要趕在這次會議之前拜訪的原因,若是現在拜訪,一是資格不夠,二是檔期不足。
萬山省委省政府的兩位領導,也是帶著部分職能部門前往發改、財政、農業農村、人社、自然資源等部門,而李東沐作為兼任市委書記的省委常委,並沒有具體的分工,因此並未在拜訪之列。
對此,李東沐也並無不悅,而是隨即訂了返回博州的機票。
交通部,部長辦公會議室。
“段書記,怎麼沒見到東沐書記一起來?”黎達平問道。
“東沐同誌臨時有事,已經在返回博州的路上了。”汪海明說道。
黎達平不再追問,而是聊起了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關於交通建設和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有關事宜。
“這些都是經過多番考察和決策研究的,尤其是決定開工建設花疆大橋,這對於打通萬山省的交通壁壘可是一大利好。”
“是啊,聽過報告之後,感覺非常振奮,國家對萬山省,對整個西南地區的發展是非常關心的,我們會全力配合好交通部的工作,力爭重大項目儘快竣工。”
正式會談,時間普遍都不會太長,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長,也就步入了尾聲。
“黎部長,您之前說要在萬山省召開現場會,要不讓省政府辦公廳直接與部辦公室對接吧?”
聽到汪海明的詢問,黎達平沒有直接回應。
“你不說都忘了,計劃於3月會議後召開全國交通水運建設現場會……”
“稍等一下。”
說罷,黎達平側身看向一旁的宋部長。
“你問一下東沐書記,看看準備的怎麼樣了?”
宋部長直接拿出手機,打給了李東沐。
此時,李東沐剛剛到達機場,距離登機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
“東沐書記,按照原定計劃,一周之後召開全國現場會緊張麼?”
“沒有任何問題,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隻待部領導提前指導了。”
“還是李書記辦公室穩妥,段書記和汪省長正在交通部座談,有你這句話就放心了。”
聽著宋部長與李東沐的對話,汪海明不禁咂了咂嘴。
“部長,一切準備就緒,等這兩天我親自帶隊去看一看。”
黎達平點點頭:“汪省長,博州市已經做好了籌備工作,我建議還是直接對接博州市,你們省委省政府做好全力支持就好,畢竟這是為萬山省增光添彩的事情。”
汪海明苦笑一聲,然後點了點頭。
離開交通部,汪海明便發起了牢騷。
“這個李東沐,真是沒把我們省委省政府放在眼裡,要不直接將博州劃給交通部管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