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邢天傑所說,李東沐並沒有覺得意外,因為這正是汪海明在常委擴大會上提到的。
隻是有邢天傑在,這個提議肯定是不會通過的。
3月中下旬,一切都按照既定安排推進,全國現場會正式在博州市召開。
各路領導雲集,博州市好不熱鬨。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全程陪同著分管交通部的領導,可以說隨著領導的到來,讓這次全國現場會再次拔高了一個高度。
華國體製就是如此,領導的高度決定了會議的高度,有重量級的領導出席,大家對這次會議的重視程度就是增強。
經過十天左右的籌備,博州市的城市麵貌,以及各項與會議相關的工作都已經得到了新的提升。
當全國各地的領導,再次來到這座白酒之都時,竟產生了陌生的感覺。
一切都按照既定節奏推進,全國現場會圓滿落幕。
臨彆前,大領導專門與博州市的d政班子成員進行了交談,並鼓勵大家按照全國現場會上的精神抓好落實。
對於會議的圓滿舉行,省委書記段霖十分高興,還專門指出讓交通廳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麵的傾斜。
省長汪海明與以往的冷漠相比,今天顯得更平淡一些,至於是否是因為與會議的圓滿舉行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送走所有領導後,李東沐和柳利國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老柳,晚上小酌兩杯……”
3月25日,24人會議召開。
緊隨其後的便是公布省級領導的調整。
萬山省委組織部的空缺,由臨省的某位省委秘書長補位,而宣傳部部長的崗位,則由zy網信辦的副主任補位。
最引人注目的是林城市委書記的人選,依舊是從東三省的某個市長提拔而來,這在全國範圍內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儘管這個城市是副省級城市,市委書記和市長都是省級領導,但是從市長跨省調整到省委常委、省會城市的市委書記,依舊是非常少見的。
而這也讓不少人聯想到汪海明身上,畢竟兩人是從同一區域走出來的,而且工作上還有過一定程度的交集。
至此空缺的三位省委常委全部到位,
關於這次調整,除了梁曉玲就在本省重用之外,並沒有啟用任何一個本土的乾部,從某種方麵來說,也是對趙建軍和黃世強鬥爭事件的懲罰。
班子成員到位後,尤其是省委組織部部長到位以後,人大選舉的工作就要提上日程了。
在班子成員中,當下最希望儘快將會議開了的,就是汪海明了,由代轉正,心中的那道顧慮也就可以消除了。
4月初,萬山省已經開始有了春的痕跡。
省委常委會聽取人大會議彙報後,最終定於4月10日召開。
細數看,汪海明任代省長也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按照正常程序,也是該轉正了。
晚上九點鐘,李東沐從省委離開,卻突然感受到一陣冰冷的寒意,與會前時的體感溫度至少相差45c。
李東沐打開手機查看天氣預報,隻見氣象符號顯示的是陰轉小雨。
都說春雨貴如油,可若是溫度隨之下降,恐怕就不是好油了。
博州不是農業大市,但是李東沐卻生在中北這個農業大省,對氣溫導致的災害十分敏感,於是便在重點工作群中強調要加強防範。
返回博州時,已經是將近深夜。而此時的溫度比起返程時又有了明顯下降,而且天空中已經有了蒙蒙的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