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李東沐第一個來到工作組駐地,第一個接受談話。
對於此次萬山省各地市的受災情況,工作組也是掌握的,因此在和李東沐談話時,重點聊了聊博州的應對舉措和執行落實情況。
“李書記,如果所有乾部都能具備您這樣的思維和敏感性,恐怕能夠規避掉一半的次生災害。”
自然災害無法人為控製,但是隻要積極應對,科學應對,災難的影響肯定會大幅度下降。
“李書記,您認為省委省政府在此次極端天氣應對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和不足?”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的,無論如何說,都不可能讓雙方滿意。
“我覺得還是對各級乾部的應急能力素養提升上有欠缺,正如您所說,有些乾部缺乏對災害的敬畏,缺乏必要的應對知識儲備,以至於在災害來臨前出現本領恐慌,我覺得這些是需要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氣解決的。”
“作為安委會的主任和指揮長,你覺得汪海明和梁曉玲的問題有哪些?”
這個問題更加直接尖銳,讓李東沐也不禁咂了咂嘴。
“兩位領導在處理事故中一定是竭儘全力的,可能都是剛剛履新的原因,對情況以及資源調配等方麵還不夠流暢,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這些應該都是可以完美解決的。”
“雖然接觸的時間不是太長,但是我覺得兩位領導的能力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在這種時刻,李東沐儘管十分討厭汪海明,但是大是大非還是能夠分辨的清楚的,如果都像汪海明在迎接交通部調研時的態度,那李東沐一定會直接說出他的不足和問題。
可若是這麼做了,自己豈不是就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那類人?
自始至終,李東沐都沒有說汪海明一句不好。
離開工作組駐地後,李東沐有事需要與分管交通工作的副省長溝通,於是便回了省政府。
有時候,冤家確實會路窄。
剛剛下車走進省政府大樓,一個熟悉的身影又出現了。與上次碰見的地點幾乎是一致的。
“李書記,好巧啊。”
看著韓萬軍臉上怪異的笑容,李東沐並沒有給對方好臉色。
“李總如此開心,想必是有了好事啊。”
韓萬軍聽後冷笑一聲,然後晃了晃手中的文件袋。
“想當年在黃岩市的時候,您對我們是四處刁難,不僅限製投資興業,而且在金融支持上更是直接關上了大門。不過,老天有眼,幸好在萬山省遇到了好領導,決定將雙星樓這個地標性的建築項目交給我們,這不來找省長彙報一下情況。”
從話語中,韓萬軍應該並不知道李東沐知曉他與汪海明的關係。
“確實值得高興,拿下這個大的項目,是進軍萬山省的扛鼎之作啊。”
“不過,汪省長應該沒有在辦公室吧?”
“你怎麼知道?我看秘書也沒有在辦公室。”韓萬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