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四十八小時,仿佛被無限拉長,每一分每一秒都讓人坐立不安。
那份不知來源、直指平川市領導親屬與招商金融機構存在利益輸送的舉報材料,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的漣漪卻迅速演變成了驚濤駭浪。
鋰航時代董事會內部本就因河東省的“重磅承諾”而激烈爭論的平衡被徹底打破。幾位以獨立、嚴謹著稱,尤其看重商業倫理和合規風險的董事,對此事反應異常強烈,強烈要求暫停表決程序,進行必要的儘職調查和風險核查。
支持平川市的董事則暴跳如雷,指責這是“無恥的誣蔑和惡性競爭”,要求追究信息來源。支持晉陽市的董事則趁勢強調投資環境“清朗”的重要性。
整個決策層陷入了空前的混亂和對立。
平川市委書記郭達康在辦公室的咆哮聲隔著門都能聽見。
“給我查出來是誰在背後搞鬼,一定是晉陽市和李東沐,他媽的竟然和我玩陰的。”
他立刻動用所有資源,一方麵在鋰航時代內部極力澄清、滅火,另一方麵瘋狂尋找反擊的突破口。
隻是,習慣了這種行事風格的郭達康,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這樣對待晉陽市的。
金州市的薛泓則第一時間下令切斷所有可能與這件事產生關聯的線索,冷眼旁觀。
“鷸蚌相爭……局麵越亂,或許機會越大。”
薛泓指示下屬,務必更加低調地與鋰航時代技術派董事的聯係,進而突出金州在人才和研發上的“純技術”優勢。
處於風暴另一端的李東沐,在得知這個消息時,同樣是震驚萬分。
他第一時間召集核心團隊,臉色嚴峻地詢問:“這件事,和我們有沒有關係?有沒有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參與了這件事?”
所有人都堅決否認。
“書記,我們雖然處在相對弱勢的位置,但是絕對不會使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這是原則問題!”市長堅定的說道。
李東沐相信自己的團隊,但這種時候,信任需要證據來支撐。
“私下進行調查,確保我們所有的競爭行為都在陽光之下。同時,對外嚴格統一口徑,對此事不予評論,不傳播,不猜測,集中精力準備我們自己的工作。”
李東沐深知,這潭水已經被攪渾,無論真相如何,晉陽市都很容易被拖下水,必須極度謹慎。
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在鋰航時代董事會因內訌而陷入僵局,表決被迫推遲的當天晚上,一則更加爆炸性的消息在某個財經論壇上被曝出。
舉報材料的源頭,疑似指向曾在晉陽市工作過,如今已經退休的省級乾部。
這則爆料雖然沒有提供任何確鑿證據,但其指向性極其明確,瞬間將晉陽和河東省推向了風口浪尖。
“惡性競爭”、“官場傾軋”、“不擇手段”的帽子鋪天蓋地而來。
平川市委書記郭達康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發動所有力量,在媒體和網絡上大肆渲染,將晉陽和河東省描繪成為了項目不擇手段、破壞商業規則的負麵典型,甚至公開呼籲鋰航時代董事會抵製這種惡劣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投資環境。
壓力如同海嘯般向李東沐和河東省撲來。
省委書記梁群山親自打來電話詢問。
“東沐,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上麵有領導直接過問這件事了。”
“這件事究竟和我們有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