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地動儀真的能監測地龍翻身,那是大事。
他們不敢耽擱。
肖知行於是再次提速,多虧直道修通,從北州南邊到中部的北原縣,快馬不停隻要四日不到。
肖知行顧不了去衙門見大家,直奔百工院。
獨孤任快步陪她進去,“剛剛又震了一次,比上一次明顯,岑衡正守在旁邊不敢眨眼。”
進了岑衡的個人研究室,他整個人趴在地動儀旁邊,眼睛睜得大大,手裡捏著炭筆,一副嚴陣以待模樣。
羅先生陪在旁邊,有另外兩位青年也在幫忙。
“王爺!”
仿佛看到定海神針,幾人驚喜地見禮。
肖知行示意他們免禮,問道:“是何方位?”
岑衡爬起來把冊子給她,“大概方向是西北,臨近蒙州與北州交界處,隻是下官也不敢斷定。”
主要是這個東西才製成沒多久,沒有實地驗證過,誰都不敢說它的準確性。
“震級多少?”
肖知行翻看三次記錄。
岑衡用她製定的名詞道:“總結後預估深度大概二十裡,力度五級。”
震級確實不大。
“屬下就擔心隔的遠,測的震級有所降低。”
那就麻煩了,估計有可能達到六級以上。
古時天災為大禍,人類的發展曆史就是一部和天災鬥爭的生存史。
有時候天災甚至能導致朝代更迭。
六級地震,造成的危害堪比現代的七到八級。
無人區還好,若是有人居住區,因房屋不防震,必是死傷無數。
災後的疫病又成第二道殺手,醫藥缺乏、醫者稀少、救治不及、再加上貪官人禍。
每一次天災都會讓當權者脫層皮,從上到下,如臨大敵。
“準備一下,帶上地動儀,我們出發西行。”
必須搞準地方,爭取提前預防,這也是一次很好的驗證機會。
若岑衡地動儀所測的數據確實準確,這將是大盛最偉大的發明。
交代他們準備,她回到北原肖府,召集幾位主官做安排。
“岑衡地動儀預測西北將有地龍翻身,本王決定親自去一趟,季白,你立即召集各部,準備糧食、藥物、衣物、帳篷等,若真有天災,需第一時間運往西北。”
她也會在當地命令官員準備物資,北原這邊算備用,以防萬一。
“北叔,傳令內防軍、巡安司,隨時準備應對天災,他們需第一時間趕到最近災害點,帶上鋤頭鐵具營救百姓,務必以百姓生命為第一要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