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平二十四年的春闈如期舉行,沒什麼稀奇。
就是皇帝突然下旨增加了一個百工榜考試,說是可以自由選擇答題,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倒是北地的學子若有所思,有聰明的嗅到了某種氣息。
於是趁著最後幾日瘋狂學習各類知識。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春闈三日,肖知行為主考官,無人有異議。
她在北州日報上海納百川的思想言論誤打誤撞獲得了各方喜歡與認可。
沒人會覺得她年輕不配做主考官,畢竟達者為師。
今年肖知行沒有收到有人搞事的消息,不過也不敢輕敵。
全程和張山海提高警惕盯著全場。
到了第三日,她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
她出的那份附加題考卷,竟沒有一人放棄不做。
有的人抓耳撓腮也坐在那裡硬寫答案。
肖知行莞爾一笑,仿佛看到了曾經熟悉的場景。
誰都不想錯過可能的機會。
最後一日的春闈延長了兩個時辰,月上柳梢後貢院大門才打開。
“附加題我答了兩道,你呢?”一個北州學子輕聲問同伴。
“我答了三道,走走,我們回去詳談。”
此次春闈的北地學子大部分出自北州總院。
等他們暗地裡一合計,大家竟都能粗略答些題目。
高興之餘有人開始為肖知行捏把汗,她這是公然給他們行方便啊,豈不是授人以柄?
閱卷時,黎國公和趙坤也反應過來,麵麵相覷。
元盛王爺不會是真的想給北地學子提供方便吧?
肖知行正在批閱附加題考卷,速度很快。
因為真答全的很少,有的答案更是南轅北轍狗屁不通,她全部打叉。
一抬頭對上趙坤打量的視線,她挑眉,“趙大人怎麼了?”
趙坤遲疑兩下,悄摸摸走過來,低聲道:“北地學子應是比南邊學子要多接觸到雜學……”
北州總院無所不教,號稱全大盛最大的書館裡麵書卷浩如煙海,這些學子多少有學過看過各種書籍。
肖知行恍然,然後笑道:“這個啊,放心,本王心裡有數。”
趙坤見此不再多說,他能來提醒她已經是仁至義儘。
直播間觀眾非常好奇她要怎麼處理這個事?
肖知行專心閱卷,很快判出來高低,最後選了分數前三十的卷子。
這次先取錄這麼多,再多可能就不合適了。
改革也要循序漸進,讓他們有個適應接受過程。
二十天左右,走完所有程序,最終取錄名單確定,遞給皇帝去聖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