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咧嘴一笑,“我家四兒乃郡守府衙役,他帶著我等逃了出來,唉,那裡邊現在一片亂糟糟,死了不少人。”
說完她被催促,急匆匆帶著家人離開。
肖知行道:“此計被我所破,這封郡守應該就是替罪羔羊,不知道封閔接下來該怎麼演下去?”
她嘴巴上是這麼說,暗地裡卻聯係黑虎,“進入濰縣縣城,見機行事,把封閔徹底廢了或者殺了。”
他敢利用義軍,她就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讓他求仁得仁,真的被亂軍所害。
敢算計她,也得有遭受她報複的心理準備。
黑虎說一聲好嘞,悄悄朝濰縣縣城奔去。
眾人聽到她的提問,紛紛猜測封閔的打算。
要麼查出所謂真相殺了封郡守以求立功,要麼被受傷順便鎮壓義軍,反正得給自己安點功勳。
兩日後,他們趕到濰縣縣城外邊,最新消息是義軍和嘉南軍依然在對峙。
而直播間也終於知道肖知行用的是什麼法子解的此局。
【黃色彈幕:啊啊,瘋狂為王爺尖叫!】
【紅色彈幕:佩服!佩服!】
【綠色彈幕:在後世這是最正常的辦法,但王爺在古代能第一時間想到,太絕了。】
此時,眾人坐在一個廢棄茶寮裡,也不講究什麼乾不乾淨,圍在一起看一個東西——李文秀手裡的大盛日報。
赫然是前兩天的那版。
李文秀大聲誦讀頭版頭條,“奉元盛王爺之令,對關於蘇州絲織業取締之事做一個公告:……朝廷、戶部、趙經略都未曾有取締之令下發,為何蘇州上下風傳取締之意?那所謂取締公文又從何而來?望上下知悉,絲織乃蘇州之命脈,朝廷絕無斷此命脈之意,此事乃不軌之徒意在亂我蘇州,拜請蘇州父老明辨是非,稍安勿躁!朝廷必給蘇州百姓一個說法與解釋,請父老鄉親萬勿被人蠱惑陷入不義之中!落款,大盛之元盛王肖知行。”
後麵蓋著肖知行的王印。
眾人莫名震撼,第一次體會到了這大盛日報的威力。
憑著它風靡大盛的地位,以及肖知行本人的威望,竟生生把此番民亂消彌無蹤。
那些背後黑手估計打死都想不到,事情還能這麼辦?
肖知行微笑,這就是官方新聞霸主的威力。
消除輿情,控製民心,上通下達,暢通政民。
往日碰到這種事情,朝廷要反應要應對,要麼派欽差下來傳達命令,要麼派大軍下來鎮壓起義。
稍微慢幾日,起義就燒了半個濰縣,哪怕最後事情解決了,那些盲目的百姓會無辜慘死,而背後黑手的目的也已經達到。
若嚴重的還會拖死朝廷。
所以古代最怕百姓起義,提之變色。
其實起義除了帶頭之人,裡麵大多是盲目跟風的普通百姓,他們不知道朝廷的命令,聽到的都不是利好消息,於是聽了身邊人一蠱惑一煽動,就反了。
而這次,她一封告示,穩定了蘇州民心。
大家知道,朝廷不是要取締絲織業,而是有人在搞事,那他們就不怕了。
隻要不砸自己的飯碗,誰願意做亂民?
瞧著大盛日報,李文秀等人仿佛又學到了新知識,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時墨梅打聽消息回來,“嘉南軍還是派人營救過封閔和封郡守,很巧,義軍裡麵也有武者高手,最後無功而返,這會,嘉南軍在準備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