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我想皇後心中的那塊大石終於得以落地。
她此前一直憂慮著皇上不重用二阿哥,即使二阿哥已成婚,也未曾給予他封王之殊榮,更未讓他開府彆居。
如今,總算是如了她的願。
聽聞在信王開府之日,京城內的皇親國戚、功勳貴胄們紛紛前來祝賀,一時間信王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風頭無兩。
我還聽說,皇帝本有意對慶王也進行嘉獎,但遭到了慶王的婉言謝絕。
慶王表示自己對於朝堂上的權謀爭鬥並無興趣,若能如願,他更希望皇上能允許他前往邊關戍守,保衛國家安寧。
皇帝並未應允慶王的請求,他解釋道太後年事已高,身體日漸衰弱,希望慶王能留在京城,常伴其左右。
慶王素來孝順,於是應承了皇上的請求。
既然慶王不願接受獎賞,皇帝便轉而封賜慶王福晉為三品誥命夫人,以此作為對慶王一家的嘉獎,也算是對功臣的一種慰藉。
嘉獎完諸多功臣之後,皇上突然對先前禍亂前朝後宮的某些人物展開了懲處,其中就有錢公公與博羅侍衛。
據聞,錢公公被賜以亂棍之刑,而博羅則被移交至刑部,以徹查其所犯下的殘害無辜的罪行。
博羅伏法之後,皇上親自駕臨永和宮,陪伴德貴妃度過了一整日的時光。
兩人品茗對弈,笑語嫣然,還一同考問了五阿哥的功課,並逗弄著十阿哥嬉戲玩耍。
這溫馨的一幕,似乎讓時光倒流,回到了未曾有動亂的日子。
然而,我深知,當第二日皇上離去之後,德貴妃的心情並未因此有絲毫好轉。
而皇後那邊,因博羅之死,對德貴妃產生了深深的芥蒂。
那博羅原本就是二阿哥安排在永和宮附近,用以監視德貴妃的眼線。
如今皇帝鏟除了他,皇後自然心生疑慮,她擔心皇帝有意重用德貴妃。
若德貴妃真被冊封為皇貴妃,那麼她的皇後之位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皇後深知,在權謀之術上,她絕非德貴妃的對手。
因此,每逢前往坤寧宮晨昏定省時,皇後對德貴妃的態度都變得疏離而冷淡,甚至帶著幾分針鋒相對。
一次黃昏請安歸來,德貴妃輕歎道:“皇後如今已視本宮為敵,全神貫注地針對本宮。其實,她更應多留意信王。如今信王風頭正盛,須防樂極生悲。”
我安慰德貴妃道:“既然皇後如此猜忌娘娘,您也不必為她操心太多。信王素來聰慧,定能明了其中利害。”
德貴妃聞言,淡淡一笑,未置可否。
然而,沒過幾日,宮外突然傳來信王福晉暴斃的消息。
我和德貴妃麵麵相覷,眼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
我們心知肚明,信王如今備受重用,而無法生育的信王福晉自然成為犧牲品。
皇家之中,果真是冤魂不斷,血腥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