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收購四通利方?_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26章 收購四通利方?(1 / 2)

晚上快10點時,灣仔謝斐道,喜記炒辣蟹。

這家港島的老字號小店頗為簡陋。

店內牆上卻掛滿老牌和當紅影視明星前來光顧的照片。

林向東、趙睿、汪誌東、林坤。

加上葉清和郭慧蘭,六個人圍坐一張方桌吃夜宵。

剛才在fi辦公室暢聊之後。

趙睿、葉清和郭惠蘭,陪著汪誌東回酒店喝咖啡。

林向東和林坤跑步衝洗之後,又趕來陪著吃夜宵。

桌麵一次性膠紙桌布上,擺了兩大份油色紅亮的炒蟹。

蟹肉金黃澄亮,香味四溢。

郭惠蘭笑著介紹道

“這家喜記炒蟹,也被港人稱作明星飯堂。

這種蟹是越南大肉蟹,最小的也有兩斤重。

港島的一斤,相當於605克。

這家店,我和清清每個月都要來一兩次……”

汪誌東嚼著一隻蟹腿,讚道

“味道確實很棒。

炒蟹算是粵菜中最經典的家常菜之一了。

我從小都愛吃這道菜。”

林向東笑道

“汪兄,你從小都有炒蟹吃。

那家裡的經濟條件夠好啊。”

汪誌東搖頭一笑

“小時候當然不可能經常吃。

我父母都是教師,生養了我們兄弟姐妹四個。

小時候,我們家也是經常飽一頓餓一頓。

我念小學和初中的那些年。

經常去河裡摸魚,去稻田裡捉泥鰍,去樹上掏鳥蛋。

我記得到了80年代吧,我都念高中了。

家裡的生活條件才漸漸好起來。”

林向東嗬嗬一笑,端起啤酒杯

“汪兄,我們喝一個。

我小時候也過了幾年窮日子。

那時候還是小學五年級吧。

大概是85年到86年那兩年。

家裡經常揭不開鍋,填不飽肚子。”

汪誌東跟林向東碰杯,喝了一大口啤酒。

“我們60後和70後這兩代人。

小時候大多都有饑餓的記憶。

所以特彆想賺錢,想吃肉。”

林向東又嗬嗬一樂

“是啊,我們倆是同類。

我每天都是無肉不歡。”

林坤又接話道

“我從讀中一開始,一直到讀完中六。

整整六年時間,每個禮拜能吃上一頓肉就不錯了。”

葉清又道

“那你們小時候也夠可憐的。

難怪一個個的都像是肉食動物。”

趙睿接話道

“70年代,我們家的生活也差不多是這樣子。

到了80年代,生活才開始好起來的。”

郭惠蘭笑道

“跟你們相比,我從小的生活稱得上優越了。”

林向東點頭道

“華夏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吃苦耐勞。

21世紀快到了,隨著華夏融入全球經濟。

十幾億人口也會迎來巨大的發展紅利。

而互聯網就是未來最大的機會之一。”

汪誌東舉杯,又跟林向東碰一下,問道

“向東,你想象的互聯網是什麼樣子?”

林向東喝了一口啤酒,想想道

“十幾年前,美國的未來學家托夫勒。

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預言

社會形態將因為信息技術發展而發生巨變。

華夏在94年才接入國際互聯網。

這樣的科技浪潮已經開始影響社會發展了。

去年全國上網的網民數量不到30萬。

今年肯定能翻倍,最少也會超過60萬。

明年,可能就會迎來大爆發。

網民數量翻三四倍,超過101novel.com0萬。

這隻是電腦上網的統計口徑。

我相信明年網吧會開始在全國各地普及。

真實的上網人數肯定會有上千萬。”

汪誌東點頭道

“這就是華夏與美國最大的不同。

現在華夏人上網,還是極少數人。

主要是it業人士,科研人員,還有海外的留學生。

四通利方論壇的點擊,有不少都是海外留學生。

現在上網太貴,太奢侈了。

電話線撥號上網,一小時要5塊錢。

這不是普通人能夠承擔得起的。

所以,網吧會成為普通人體驗網上衝浪的主要場所。”

林向東點點頭,又道

“汪兄,回到你剛才的那個問題。

互聯網在華夏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要做的cha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個人覺得,cha首先應該是一個新聞門戶。”

“新聞門戶?”汪誌東一臉的詫異。

林向東點頭道

“對,就是新聞門戶,或者叫互聯網媒體。

互聯網的本質,我覺得就是兩點。

一是信息的分發,二是人氣的聚集。

雅虎運用搜索技術,通過分類信息導航這種模式。

實現了信息的分發和人氣的聚集。

用戶之所以使用雅虎,說白了。

能在它的網站上看到彙集的主流媒體新聞。

但是,雅虎是通過網頁導航功能實現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我們要做的cha。

為什麼不能直接向用戶分發新聞呢?

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編輯甚至記者。

我們每天轉載全國甚至全球的新聞。

針對一些重大新聞,彙集成專題報道。

而一些大事件,比如明年的法國世界杯。

我們甚至可以派人去現場報道。

互聯網的優勢在於能實現全國甚至全球覆蓋。


最新小说: 天才調查員?可我是詭異啊 規則怪談世界的冒險 重生後詭異入侵 八零攪家大兒媳帶娃日常 玄學界顯眼包 靈異複蘇,開局駕馭鬼心臟 三國:大漢第一毒 我的發小是朱元璋 點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啟迪之課 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