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轉分成和安排分紅之後。
我們向五洲資本增資1100億港幣。
現在,五洲資本賬麵上有2000億資金等著投資。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這麼多資金需要投資一個大項目。
思前想後,我還是覺得隻有金融業才能消化這些資金。
我感覺彙豐控股不錯,股權分散,業績穩步增長。
五洲資本通過增資入股,或者收購部分股權。
成為彙豐的第一大股東,入主董事會,你們覺得怎麼樣?”
眾人都被林向東的想法嚇了一大跳。
趙蕾趕緊打開筆記電腦,接上投影儀,再打開彙豐控股的k線圖。
蘇芷涵看了一陣,一臉的不解。
“向東,彙豐控股在1月5號盤中創出了120港元的曆史新高。
昨天收於116港元,總股本84.58億股,總市值超過了9800億港幣。
兩隻基金在這隻股票合計持倉1億股。
我正在考慮等它再上120港元就大幅減倉。
120港元的彙豐,動態市盈率接近20倍。
在港股銀行股的估值已經很高了。
港股今年很可能會跌破點。
到時候,彙豐的股價跌破80元甚至腰斬都很正常。”
林向東搖頭一笑:
“我們當然不是考慮現在投資這家公司。
我是提出來大家思考,是否值得投資彙豐控股。
還有五洲資本要不要進軍銀行業。”
趙蕾想了想道:
“彙豐控股除了港島,還在英國和美國也上市了。
向東,你的想法是在彙豐集團層麵投資嗎?”
林向東搖搖頭,答道:
“彙豐是誕生於港島,從港島發展起來的一家銀行。
彙豐集團在倫敦設立總部,是為了規避港島回歸後的市場風險。
港島回歸三年多了,除了98年出現了嚴重的金融動蕩。
99年以來,港島社會經濟平穩,守住了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彙豐的根基和主要資產在港島,主要的市場也在港島。
現階段,我們隻投資港股的彙豐控股就夠了。
剛才芷涵說彙豐控股今年的股價有可能跌破70港元。
我很認同這同芷涵的這個判斷。
彙豐控股去年的淨利潤應該會過510億港幣。
我們就按515億港幣計算,每股收益接近6.1港元。
70港元的彙豐控股,估值大概在11.5倍。
以彙豐在港股市場的獨特地位。
這樣的估值水平比較合理,股價很難再下跌了。
我們可以找彙豐董事局談判增資入股。
比如定向增發19的股份,不需要證監局批準。
彙豐定增19的股份,大概有16.07億股。
假如定增的股價為每股75港元。
我們要向彙豐控股增資1200億港幣。
這麼大一筆無償資金,會明顯增厚彙豐控股的業績。
按彙豐控投股近幾年的分紅習慣。
每年的分紅比例在25左右。
我們持有它接近16的股份,同時還能入主董事會。
可以再繼續增持到20的持股比例。
就按平均一年600億港幣的淨利潤計算。
每年分紅150億港幣,我們能獲得30億的分紅。
港股的分紅沒有紅利稅,這是五洲資本的投資淨收益。
我相信彙豐控股的淨利潤很快就能過千億。
按平均每年800億的淨利潤,分紅200億港幣計算。
我們每年的分紅收益有40億港幣。
通過分紅,大概30多年能收回投資。
重要的是彙豐控股的股價還可能長線上漲。
比如平均股價100港元,我們的股權還有33的增值。
我們還可以引導彙豐控股做強投資銀行業務。
將來還可以繼續增持彙豐控股的股份,比如增持到接近30。
通過做大投行業務,彙豐控股有希望做到一年兩三千億港幣淨利潤。
就按2000億港幣計算,給15倍的估值。
彙豐控股的總市值也會在3萬億港幣左右。
到時候,我們持有的股權市值會有9000億左右……”
聽著林向東這樣一番展望,蘇芷涵和趙蕾等人都呆了。
以林向東的投資能力,彙豐控股確實有可能做到3萬億港幣的市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