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東決定拿下蘋果公司30左右的股權,還認為這家公司未來的股票市值可能會達到一萬億,現在,蘋果的總市值才60多億美元。
“向東,真的會出現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嗎?”
趙蕾忍不住提出了疑問,蘇芷涵也看著林向東,想聽他怎麼分析。
曆史上,股票市值最高的是微軟,在1999年底曾經創下了6200多億美元的市值紀錄。
那是在2000年納斯達克科網股泡沫破滅之前發生的事,在資金推動下,科技和網絡股被炒上天了。
現在,微軟的股票市值還不到3000億美元,已經是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了。
林向東想了想,微笑道: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未來股票市值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可能大多數都是互聯網和互聯網相關的科技公司。
“2000年,納斯達克雖然出現了科網股泡沫大破滅現象,這可能也是未來趨勢的一次預演。
“雅虎在1996年上市,2000年初市值超過了1300億美金,沒有互聯網,這樣的事絕對不可能出現。
“互聯網改變了世界,還在繼續改變之中,技術進步每一天都在發生,距離下一次互聯網大爆發為期不遠了。
“未來的互聯網一定是以移動互聯為核心,3g時代已經不遠了,之後還會有4g、5g甚至6g。
“在移動互聯時代,智能手機就是最重要的網絡終端,將來智能手機的銷量也一定會超過電腦。
“假設蘋果公司將來會推出智能手機並取得成功,再假設蘋果手機一年的出貨量超過一億部,每部手機賺150美元,這就是150億。
“如果蘋果手機達到這樣的銷售規模,它的電腦和其他終端產品也一定會大獲成功。
“到時候再加上其他服務收入,蘋果公司年營收達到2000億美元左右,淨利潤三百億,股票市值達到萬億美元也很正常啊。”
趙蕾和蘇芷涵都陷入了思考,隨後,趙蕾又提出了疑問:
“向東,將來會再現這種級彆的科技公司嗎?”
“會啊,一定會出現的。”林向東點點頭,又解釋道:
“沒有互聯網,這種公司出現的概率很小,在互聯網時代,隻要能獨霸天下,這種公司就會越來越強。
“比如我們投資智能手機時代,分了三個方向布局,操作係統、芯片和品牌整機。
“我們是無中生有,所以選中了開源軟件為突破口,開發出免費操作係統android,為了推廣成功,我們必須采用免費策略,然後在整個智能手機產業鏈上尋找合作夥伴。
“蘋果公司不一樣,它有自己的操作係統,有自己的芯片和終端產品,並且在全球市場已經積累了不小的品牌影響力。
“麵向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時代,蘋果有能力也有實力迅速轉型,它不是單純賣產品的公司,而是一家平台化的公司。
“我剛才講了,如果我們能過android取得成功,放眼全世界,最有可能在智能手機上獲得成功的就是蘋果。
“到時候,它的智能手機和其他產品其實就是一個移動互聯終端,蘋果會有自己的操作係統、芯片和終端產品,形成一個生態閉環。
“蘋果公司是一個平台,背後其實就是用戶和流量,通過硬件產品銷售和軟件服務,蘋果就能建立自己的生態閉環。”
“生態閉環?什麼意思?”蘇芷涵好奇道。
林向東想了想,又笑著解釋道:
“蘋果如果成功了,全世界會有數以萬計的軟件工程師跟著蘋果討生活,比如微軟以indos統治了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大家就要基於indos這個平台開發相應的應用軟件。
“如果蘋果將來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操作係統並且大獲成功,同樣會有無數軟件工程基於它的平台開放相關應用,這就叫做生態。
“比如我們的android,內核是開源軟件,我們要向全世界的開源軟件工程師開放,引導他們基於android這個平台開發相關的應用,還要讓他們賺錢。
“蘋果也是一樣的,等它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機操作係統,它也能建立一個應用軟件發布平台,這就好比是一個網上應用商店。
“應用軟件開發商可以借助蘋果賺錢,蘋果可以向他們收費,最後就形成一個軟件開發生態。
“到了移動互聯時代,‘係統平台+產品+用戶流量+生態’會是一種商業模式,我們可以基於android平台建立這種商業模式,隻是需要很多產業鏈上的合作夥伴。
“蘋果公司不一樣,它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生態閉環……”
林向東不懂技術,隻是講解一下基本原理和未來的商業模式,趙蕾和蘇芷涵也大致聽懂了。
趙蕾想想後,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