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王昌田和四個媒體圈的朋友湊了10萬塊錢,創辦了光線電視策劃中心。
所謂電視策劃中心,也就是幫電視台寫策劃,或者拍攝專題片。
因為幾次競標都沒有成功,不到一年時間,四個合夥人全部撤了,王昌田不服輸,又從頭開始。
王昌田想到了做娛樂資訊,決定打造一個名叫《華夏娛樂報道》的娛樂新聞節目。
四個月後,《華夏娛樂報道》第一次在電視台播出,當時王昌田的團隊隻有8個人,包括王昌田自己、老婆杜英還有弟弟王宏田。
三個月之後,這檔節目在50多家電視台播出,光線當年的營收有300萬,第二年達到了3000萬。
2000年,王昌田夫婦注冊成立了光線廣告,之後更名為光線傳播,2003年又更名為光線傳媒。
2003年,光線傳媒營收突破了2.5億,淨利潤5000萬,在整個傳媒圈都堪稱奇跡,王昌田也再一次名聲大振。
王昌田沒想到,光線傳媒的成長居然引起了林向東這位超級大佬關注。
按照林向東提出的收購方案,光線傳媒獲得富樂影業20的股份,還能拿到2億現金。
王昌田夫婦能拿到1.6億現金,一下子就有了上億身家。
實際上,富樂影業的股份也相當於現金資產,富樂影業目前的資產主要是銀行存款和股票。
等富樂影業以8個億的對價收購了光線傳媒,王昌田夫婦就會有6億多身家了。
王昌田感覺自己胸口不爭氣的怦怦直跳,抽了兩口雪茄煙,才讓情緒漸漸平靜下來。
這時候,楊曼又介紹道:
“富樂影業注冊資本20億,實繳20億,總股本5億股,其中富樂投資持股50,我名下持股40,楊思琪名下持股10。
“收購完成之後,富樂投資持股40,我持股32,光線團隊合計持股20,楊思琪持股8。
“在這個股權結構之下,我們還會拿出10的股份設立期權池,這5000萬股期權由富樂投資和我各出一半。
“公司內部股權激勵從5萬股起步,最高50萬股,每5萬股一個等級,總共分為十級。
“中位數按25萬股設計,5000萬股期權總共授予200人,重點授予各級骨乾員工。
“在公司發行股份上市之前,這些期權隻能參與分紅,不能交易,不能轉讓……”
聽完楊曼介紹的股權激勵計劃,王昌田暗自驚訝。
富樂影業10的股份現在最少價值3個億,等將來上市之後,可能最少也能價值15個億。
哪怕隻是5萬股期權,等富樂影業上市之後,可能價值300萬左右,到時候會誕生幾百個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
看著王昌田有些震驚的樣子,楊曼又接著道:
“王哥,我們在入股華誼的時候定下了一個目標,七年之內上市,也就是2010年之前。
“富樂影業收購光線傳媒之後,目標也一樣,在2011年4月份之前完成上市。”
王昌田想了想,又問道:
“富樂影業投資了華誼,收購光線傳媒之後,我們與華誼是什麼關係?兩家公司會有直接的競爭關係嗎?”
楊曼笑了笑,又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