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那件底部有小衝線的雍正鬥彩雞缸杯取了出來。
看到這杯子的樣式,範陽和張林民雙眸都是一亮。
無論從造型設計,還是紋飾布局,色彩搭配以及填彩工藝,都符合雍正鬥彩雞缸杯的特點。
“這這你管這叫上不了台麵?”範陽忍不住開口道。
“如果品相完美,我就不說什麼,隻是”曹子建欲言又止,“算了,還是你們自己看吧。”
說著,曹子建將雞缸杯放到了茶桌上。
張林民率先將雞缸杯拿在手中,仔細打量了起來
“看著品相完美阿。”
說著,便是將杯子翻轉了過來。
頓時,他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緊接著,便是露出肉疼之色道“可惜,太可惜了。”
“彆說了。”曹子建何嘗不肉疼呢。
如果這雍正鬥彩雞缸杯不貴也就罷了,但按目前市場價,品相完好的雍正鬥彩雞缸杯起碼價值700。
但現在,撐死350。
直接少了一半的錢。
“可惜什麼阿?”範陽沒看到那條衝線,所以聽得有些雲裡霧裡。
“你自己看吧。”張林民歎了口氣,將雞缸杯放到了茶桌上。
範陽早就在一旁等的迫不及待了,這就拿在手上端詳了起來。
趁著範陽鑒賞的功夫,曹子建也沒閒著,拿起範陽帶來的那對黃釉杯,從茶桌上起身,來到了窗邊。
張林民還以為曹子建是想看這對杯子的透光程度,也就沒在意。
【叮,檢測到儲物戒指內存入一對雍正黃釉杯。】
【獎勵重複,現變更獎勵。】
【恭喜宿主,儲物戒指擴充04立方米。】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在現實世界擴充儲物戒指3立方米。】
【獎勵儲物戒指空間擴大十立方米。】
“按照這擴充速度,馬上就能帶飛機大炮回去了。”曹子建暗道。
隨即,重新回到了茶桌邊上。
此時,範陽已經將雞缸杯重新放了回去,臉上帶著濃濃的失落之色。
“我的杯子,怎麼感覺你比我還難過阿?”曹子建見狀,笑道。
“曹兄弟,他難過的並不是你杯子的品相問題。”張林民笑著解釋道“而是他沒想到自己一對品相完好的黃釉杯在價值上居然還不如你這底部有一條衝線的雞缸杯。”
曹子建聞言,露出恍然之色。
雖然同是雍正時期的杯子。
但毫無疑問,雍正鬥彩雞缸杯無論是從工藝難度,還是藝術造詣,都遠超雍正單色釉瓷器。
即便是底部有小衝線,價值也在這對黃釉杯之上。
“曹兄弟,這雞缸杯準備多少出手阿?”張林民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你覺得呢?”曹子建笑著將問題拋給了對方。
“350?”張林民試探性的問道。
“差不多。”曹子建點點頭。
“我要了。”還沒等張林民開口,範陽搶先道。
曹子建沒有說話,而是看向張林民。
畢竟張林民才算第一個買家。
隻有張林民決定不要,他才好賣給範陽。
“給他吧。”張林民開口道。
範陽聞言,原本失落的表情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笑容。
隨即,問來了曹子建的銀行卡號,進行轉賬。
不多時,曹子建就收到了三百五十萬入賬的信息。
“收到了。”曹子建開口道。
之後,張林民也是取來了店裡的清三代的瓷器供曹子建鑒賞。
三人這就在茶室裡就瓷器,閒聊了起來。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古玩攤撿漏的一些趣事。
最後,張林民提議,三人這會去古玩街逛逛。
畢竟今天剛好是周末,是古玩街最熱鬨的時候。
曹子建對此並不抗拒。
他也想在現實世界找些能夠以假亂真的贗品。
雖說國人不騙國人,但拿來糊弄一下外國人還是可以的。
其實,曹子建不是沒想過利用係統獎勵的燒造各種瓷器工藝去做一些仿品。
但燒造瓷器需要準備諸多東西,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燒出來的。
所以這事隻能一步一步來。
鹹陽,古玩街。
曹子建,範陽,張林民三人目光在兩旁的攤位上掃視著。
忽然——
曹子建停下了腳步,目光落在身側的一個攤位上。
在那有著一副圓框,銅製的眼鏡。
鏡片是水晶的,不過已經裂了一道口子。
可能是因為時間長了,邊孔已經已經開始生綠鏽了。
曹子建之所以會被這副民國時期的眼鏡所吸引,並不是這眼鏡如何珍貴,材質如何特殊。
而是這副眼鏡讓曹子建看到了一個商機。
視力問題,自古就有之。
實際上在清末,眼鏡已算不得什麼新奇的東西了,在宣統之前,就有皇帝有過戴眼鏡的曆史。
早在明朝時,就已經有了“單照“鏡。
隻是那時由於技術的限製,隻能加工成老花鏡,常常是皇帝賜給老年大臣們的禦品。
到了清朝嘉慶年間,矯正近視的眼鏡開始出現。
據說雍正就是個大近視眼,在還未登上皇位時,就得了一副水晶眼鏡。
自此之後便再也離不得眼鏡。
不過留下來的畫像中,卻是沒有一張是戴眼鏡的。
因為眼鏡在當時屬西洋玩意,所有人都認為,皇帝戴眼鏡,有失禮儀。
乾隆同樣也是近視,不過對於眼鏡,他卻是萬分抗拒。
在乾隆看來,作為君主,若不能憑自己的眼睛去明察秋毫,還需借以外物,這豈非成了昏庸之君?
所以當時宣統要提出配置一副眼鏡時,還遇到了前朝遺老們的阻攔。
雖然後來的宣統配了兩副眼鏡,但在出席重大場合時卻不被允許佩戴。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當時國運衰竭,內心仍有不甘,對於西洋來的東西,先帶了十二分的排斥。
不過到了民國之後,這種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一批新青年開始接受外來事物。
眼鏡成了當時的香餑餑。
相比起珠寶首飾,這眼鏡就是必需品。
雖然其價格不如翡翠那般高昂。
但勝在它需求量大。
而且在民國初期,能配得起眼睛的人,都是有錢人。
它並不像現在立等可取,而是要大費周章。
一副定製的眼鏡,就要二兩黃金。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