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盒內就一個物件。
這個被一層黑布包裹得嚴嚴實實,但是從形狀來看,像是一本冊子。
曹子建一手拖著木盒的底部,一手去解開那黑布。
當看到那冊子上的三個大字後,曹子建表情頓時變得古怪了起來。
《蘭亭序》。
作為古今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凡是上過學的都是蘭亭序代表著什麼。
當然,這並不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
而是拓本。
這冊拓本《蘭亭序》,高23厘米,寬24厘米。
隨著拓本被曹子建打開,其內是折裝三幅,皆縱七寸二分,橫七寸二分,二十八行。
是墨拓王羲之《蘭亭序》。
經過一番觀察,曹子建發現,這《蘭亭序》拓紙用的居然還是澄心堂紙。?
這可是南唐時期的名紙,以其細膩、光滑、堅韌的特點著稱。
這種紙由南唐後主李煜推廣,並設有專門機構督造,主要用於宮中禦用?。
除了紙張之外,後副葉還有題跋。
大概意思就是李世民得到了王羲之的《蘭亭序》後,下令讓褚遂良等人製作拓石,以賜諸王大臣。
之後,拓石就一直深藏宮中,很少有人看見。
北宋的時候,這個初拓石出現過一次,但不久又入藏宋朝內務府。
到了南宋時期,初拓石就跟王羲之本人手寫的那幅《蘭亭序》一樣,從此下落不明了。
隻是王羲之手寫的《蘭亭序》,有人認為當初跟李世民一起,一同入了昭陵。
隻是昭陵內到底有沒有,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這本拓本上,還有許多印鑒。
最早的印鑒是“柯氏敬仲”。
柯九思,元天曆元年(1328),是元代著名的鑒藏家。
除此之外,還有“項子京家珍藏”、“項子毗真賞章”等。
這是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及其季孫項禹揆的印鑒。
還有“保和殿大學士之章”,可知刑部尚書吳琠收藏。
其他還有各種鑒藏印鑒。
通過這些鈐有的鑒藏印鑒,可以看出此冊《蘭亭序》拓本流傳有序。
“看紙張,應該是宋代那會的。”曹子建看著手中的拓本,暗道“難道是從唐刻拓石上拓下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其價值也是不可估量。
隻是是與不是,曹子建也要好好研究一番才能給出答案。
不過,這會顯然沒這麼多時間給他研究。
所以,曹子建選擇了最便捷快速且準確無誤的辦法。
將其收入儲物戒指。
“方廷,你身後”曹子建突然喊了一句。
這話,讓方廷下意識的扭頭看去。
趁著這空隙,曹子建心念一動,將手上的冊子收入了儲物戒指。
【叮,檢測到儲物戒指內存入一冊宋拓《蘭亭序》。】
【恭喜宿主,獲得臨摹王羲之蘭亭序能力。】
係統的聲音,無疑在告訴曹子建一件事,這雖然是宋代拓《蘭亭序》本,但拓石卻是唐代李世民命人用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製作的。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