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那男子趕忙搖頭擺手道:“你們彆盯著我呀,剛剛那話不是我說的,是我旁邊一壯士說的。”
說著,該男子開始環顧四周,試圖找到剛才的說話之人。
隻是,找了半天,也不見那人的蹤影。
“咦,剛剛還在我邊上站著呢。”
王亞橋見狀,還以為對方是顧忌青幫的人報複,所以不敢承認。
索性也就不再多說。
其實,這話還真不是他說的。
畢竟,周樹人先生的《呐喊》還沒出版呢。
所以,能說出那些話的隻可能是有著雙穿門的曹子建。
之所以曹子建要煽動群眾的力量幫王亞橋脫困。
很簡單,對方值得他這麼做。
畢竟這可是位讓無良資本家,精日漢奸走狗做噩夢都不想見到的狠人。
在華國的曆史上,有些人或事是永遠不該被遺忘的。
因為正是他們的存在,才撐起我們對這片土地過去的記憶。
王亞橋,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此人不僅能武,文也是不在話下。
他參加過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並且考中了秀才?。
隻是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讓他難以忍受,而且他認為這亂世,靠‘文’是救不了國的。
所以,毅然決然的加入了同盟會,開始成為孫先生的忠實追隨者。
對於革命,王亞橋有自己的準則。
封建餘孽,殺。
反動派,殺。
腳盆國鬼子,殺。
流氓惡霸,殺。
這個理念一直伴隨著他自己被暗殺。
而且他要殺的人,還都是大名人。
918事變後,小六子來到淞滬休養。
由於當時小六子的‘不抵抗之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少國人對他恨之入骨。
到了淞滬之後,杜月生為了巴結小六子。
把他接到家裡居住。
想著有自己作為地下皇帝的實力罩著,應該沒有人敢對小六子亂來。
而這個應該,不包括王亞橋。
就在小六子入住杜府沒多久,王亞橋就派人在門口安置了一顆拆去引線的炸藥。
然後,小六子就收到了王亞橋開出的三個條件。
一,立馬回老巢,和腳盆國人決一死戰。
二,如果不肯戰,也請滾回老巢,自殺以謝天下。
三,如果不肯死,就把財產全部捐獻出來,用來購買軍火,支持關外抵抗腳盆國的義勇軍。
三個條件,小六子必須要滿足一條,不然下一顆就是有引線的炸彈。
可小六子是何許人也?
堂堂少帥,平時可不是吃素的,豈能被人如此威脅?
當時就一拍桌子。
決定出國考察去了。
三個條件直接治好了小六子的精神內耗。
除此之外。
王亞樵還策劃過一起爆炸事件,該事件直接炸死了腳盆國陸軍大將白川義則。
這可是腳盆國當時在華的最高將領之一。
這次著名的襲擊,讓很多人對王亞橋刮目相看。
其中就包括薑。
不僅派人給對方送去了四萬大洋,還許以陸軍中將軍銜。
王亞橋非但沒收,還說道:你擁兵百萬都不抗腳盆國,我們老百姓抗腳盆國,無需答謝。
其實,對方很早就注意到了王亞橋。
畢竟兩人都曾是孫先生的追隨者。
按理說,理念應該是一致的。
可是薑後來的各種操作,讓青衣秀才實在看不下去了。
王亞橋希望的是兩邊能合作,北伐打倒軍閥。
在薑定都金陵的時候,原本王亞橋是內定的津浦鐵路護路總司令。
結果在奠基儀式上,代表工人發言的王亞橋,直接反對。
讓大家勿忘孫先生遺願。
將北伐進行到底。
省略一下...........
在他被人設局暗殺不到兩個月。
之前在淞滬被他‘威脅’過的小六子發動了‘雙十二事變’。
王亞橋生前一直盼望著國內能夠共同抗擊腳盆國終於形成。
按照軍統後來彙報給薑的材料中提到,就在他被暗殺之前。
延安那邊已經聯係上了他。
在得知對方的死訊後,無不歎息。
可以說,青衣秀才是一個沒有明確政治思想,卻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
他不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更沒有過一個像樣的正經官銜。
但他同情勞動者,否認一切權威。為了救人一命,經常傾家蕩產,萬金一擲。
聽人幾句恭維話,也可拔刀相助,不計較後果。
就這麼一個重信義,有自己一套判斷善惡標準的人,願意全心全意的會給比自己弱小的人出頭。
在國家麵臨大敵時,會利用暴力手段維護正義,抽刀向更強者的人。
曹子建翻遍了自己有限的腦容量,也隻能想到一個詞才能形容他。
俠客。
華國的‘俠’,是具有民族使命,為人民聲張正義而存在的。
也就說我們口中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在這個黑色的時代裡,他們不屬於政府部門,也不屬於權貴勢力。
全憑自己的俠義之心,為百姓,為國家維護自己心中的那份道義。
對內監督官員,對外報仇雪恥。
向國家和政治展現個體的力量。
是沉睡在曆史深處的江湖氣跋涉千百年的時間在個體身上的重生。
是屬於這片土地上獨有的浪漫。
他的悲劇在於他僅僅隻是個個體。
時代的步伐不會因為個人的存亡而止步,也不會因為個人的力量而轉變。
不過雖然英雄主義無法改變曆史,但是這種俠義精神卻是能支撐起人們的脊梁和靈魂。
讓人在危難時刻能夠挺起胸膛不畏艱險的力量之一。
它總能夠在人們身陷最黑暗,最無助的時候說。
站起來,不準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