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記見幾個人都不說話,便開口了。
“對,可以像城市一樣發展,咱也可以辦工廠。”
“到時候讓村民們都有自己工作的地方,就跟城裡人一樣。”
“也不用擔心沒有糧食吃,反正每個月就配額。”
“沒錯,最好是能開個供銷社,隨時可以買到吃的喝的。”
“我感覺還可以開個國營飯店,有的時候家裡不想做飯了,出來也可以吃的。”
“得有個學校啊......”
在吳書記拋磚引玉之後,幾人都開口說了起來。
不過出這些主意的也就是張媛、陳元和方圓了。
畢竟他們三個都是常年在城裡或者是鎮上的。
自然看到的也是城裡的那一套,希望在農村出現,確實也算是目前想到的發展方向了。
村長幾個村領導聽了幾人的話之後,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因為,包括他們在內的這些村裡人都想著能夠變成城裡人。
感覺到城裡住著的時候,隻要是城市戶口,那就每個月可以分到糧食,分到肉,分到調料和蔬菜之類的。
反正就是生活當中需要的東西,基本上都可以分到。
“嗬嗬,你們的想法是很好的。”
“隻是有些是不能實現的,畢竟我們是在農村。”
“與城市最大的區彆是什麼?”
易天賜掃視一圈,幾人似乎都沒有要說的。
“我們的農村跟城市最大的區彆就是有山有水。”
“那麼,我們就應該保證這樣的山水不要受到破壞和汙染。”
“就像你們所說的那些工廠,肯定是不能夠在這裡出現的。”
“至於說農民同誌變成工人,也不是我們的目標。”
“工人和農民都很重要,隻是工作的場所不一樣罷了,工人屬於城市工廠,農民屬於山川田地,各司其職就好。”
“不過,學校倒是應該有,要是人多的村子可以考慮一下。”
“如果要是人不多的話,就可以到鎮上去讀書。”
“反正現在的路修的很好,來回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供銷社,國營飯店這些,現在也彆急著想,還有那些分配的東西,我們要知道,自己可以種出來糧食,蔬菜和水果等等,要比城裡人等著分配更自在。”
“其實,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增加農產品種類和數量。”
“就像是蘑菇,木耳,野果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特產。”
“養殖也可以擴大化。”
喜歡四合院:穿成易中海的親兒子請大家收藏:()四合院:穿成易中海的親兒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