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四九城辦學校肯定是更好的,隻是這些村子裡麵也不能沒有學校呀。”
“在村子裡麵還是有很多孩子很喜歡上學的。”
冉秋葉依然是不想放棄村子裡的娃的。
“那咱們就乾脆跟每個村子的村領導談好了。”
“可以抽出一部分錢來完成這個事情,蓋一個夠自己的村子裡的孩子們上學的學校。”
“至於老師,也可以直接從四九城來招聘。”
“假如上麵或者村裡麵改的工資不夠高的話,就從咱們自己的廠子裡麵拿一部分出來當補貼。”
“隻要是培養出來人才,咱們以後的公司也可以優先錄用。”
“而且,你不是也打算著在四九城辦學校嗎?”
“到時候可以直接讓這些孩子們都到城裡麵,咱們辦的學校去上學。”
易天賜覺得事情,隻要是起頭了,就肯定會很順利的辦下去。
一開始也隻不過就是需要真正去做這件事情的人。
在之前是環境不允許,現在應該都會放得開。
而且用不了幾年時間,就連上麵也一樣會知道知識的重要性,這些學生是絕對不能夠放棄了。
“好,那就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辦好了。”
“今天回去了,我就跟劉村長商量一下,先辦一個小學校出來,應該是可行的。”
冉秋葉覺得,村子裡辦學校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所有的材料大多數都是可以就地取材的,而且這些工人也不需要再去請,村子裡麵的村民們都會去乾,畢竟這是給自己的孩子們去學校的。
假如要是在以前的話,可能有很多的村民,感覺到孩子們讀書是沒有用的。
還不如長大一點,就幫著家裡乾活,放放牛,放放羊,上山打打野菜之類的,或者下地種地。
可是在過去的這幾年當中,他們也看到了城裡的那些下鄉來的知識分子,確實是不一樣的。
雖然人家在一開始是不會乾那些農活的,可是後來也都學的差不多。
關鍵是人家有文化呀,知道的事情也比較多,相比之下他們這些村裡的娃就好像是傻子似的。
而且現在有很多的知識分子已經開始回到四九城。
這些村民們也知道,最終這些學了文化的人還是很有用的。
“嗯,我也去鎮上,跟領導聊一下,最好是發表一個倡導,讓每一個村子都可以去辦一個小學校。”
“如果要是能從上麵撥點款下來的話,那就更好了。”
易天賜知道用不了幾年時間就會有掃盲計劃出現。
其實也就是要把所有的不識字的,沒有文化的人教一下。
起碼在走出去之後,可以認識那些大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