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後,朱雄英來到偏殿歇息,隨口說道:“黃卿,坐吧!”
黃福頓時受寵若驚,他還是第一次受皇帝單獨宣見。
“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你是國子監出身?”
剛坐下的黃福立馬起身,拱手道:“回陛下,臣曾在洪武十七年開始考取功名,不過臣才學疏淺,隻中了鄉試經魁,後來以監生入國子監……”
洪武十七年,那一年的科舉可謂龍爭虎鬥,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齊泰,練子寧,解縉等……隨便一個進士拿出來都是人才。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天之驕子,像解縉那樣的天才還是少見的,黃福天賦平庸,落榜也在情理之中。
“朕看過你的官曆,當過項城縣主簿,後改任清源縣主簿,在二縣任上都有作為!”
朱雄英緩緩說道:“後升為金吾前衛知事,龍江左衛知事,經曆……吏部和五軍都督府對你的考評皆是優等!”
“前一陣子,朕派人前往你之前為官的地方打聽一番,百姓都說你是個有作為的好官,就連軍隊的那些武夫也說你對待士兵很好!”
黃福很謙虛的說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皆是官員分內之事,臣不敢邀功,隻求問心無愧!”
“有功不自傲,朕沒有看錯你!”
朱雄英對他很是欣賞!
能被皇帝突然召見的官員,要麼是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如前往江南的周忱,要麼是死期到了,皇帝要親自處理你。
很明顯,黃福為官期間政績突出,並無過錯,是要破格提拔了。
“你猜猜朕要讓你當個什麼官?”
“臣不敢妄揣聖意!”
給黃福這種老實人逗樂,實在是沒意思,朱雄英也不生氣,說道:“朕想讓你去安漢南挑大梁,你意下如何?”
其中黃福心中已經猜到了,拱手道:“臣遵旨!”
這種事還能有商量嗎?
皇帝讓你去……你還能拒絕啊!
朱雄英笑著問道:“你答應的有點快啊,也不問問當個什麼官,萬一隻是個知府之類的官你豈不是虧了!”
黃福很老實的說道:“為君分憂,為國效力不在乎官大官小,哪怕陛下讓臣當個縣官,臣也隻會想辦法治理好一個縣,而非糾結於如何升官!”
黃福就是這樣一個人,讓他去乾啥就去乾啥,去了之後就乾好自己份內之事,不會多想其他的。
也不像其他文官,一門心思想著升官,或者為了名聲,沒事跪在奉天殿和皇帝頂著乾,實在閒的蛋疼就上個奏本,罵罵皇帝,參參同僚,大貶朝政。
黃福就是老實人一個,朱雄英最喜歡這樣的官員。
“朕準備讓你去漢南擔任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