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事朱雄英是不會向臣子們宣布的,省的一個個嘰嘰喳喳的,惹人心煩。
遷都是個大工程,如今從漢北征調的十萬民夫已經來到了北平,而漢南征調了三十萬人,其中有十萬人是工匠。
在黃福和藍春的幫助下,陳丕僅用了八個月的時間,他就征調了三十萬人,而且沒有出現任何動亂,由此可見,還是有能力的。
或許彆人不知道,陳丕在漢南的移民和征調工匠民夫,每一步都是詹徽在背後的指點,可以說是在手把手的教。
王振殺人,陳丕移人!
不管怎麼樣,結果總是好的,漢南這塊心病,也算是治好了。
遷都的事交給曹國公和朱允熥,皇帝那是絕對的放心,也不用操心太多事。
這段時間,朱雄英也沒閒著,朱棣走了,讓他有些不舍,回想起這些王叔們,也想到了老爺子臨終前的囑咐。
不要為難的你的叔叔們!
朱雄英釋放了被關在宗人府的伊王,恢複了他的身份和王爵,派人送回了漢東,不過並沒有見他,隻是派人捎去一句話,日後好自為之吧。
伊王自然是高興萬分,對皇帝感恩戴德,並保證以後不會再犯錯,聽從朝廷的號令,定好好管理那些倭人。
或許伊王在宗人府幾年都沒有反思明白,皇帝關他,不是因為他貪圖享樂,而是沒有來為老爺子奔喪,更不是殺了多少倭人。
老爺子活著,大家是一家人,老爺子不在了,可就沒人慣著這些藩王了,這個道理,有人能想明白,有人卻還活在以前的想法中。
要麼像燕王,楚王,寧王,一樣,朝廷給你兵權,你去給朝廷出力打仗,開疆拓土。
要麼像秦王,肅王,慶王,穀王,韓王,沈王一樣,鎮守一方。
要麼像蜀王,湘王一樣,聽從調遣,乾點雜活,留守聽命,哪裡需要去哪裡乾活。
要麼像瑉王,濟王一樣,沒啥大本事,也幫不上朝廷什麼忙,那就老老實實過好自己的日子,也不是不可以。
沒本事,還不老實,不僅幫不上朝廷的忙,還給朝廷添亂,那就彆怪大侄子要辦你了。
可以不乾活,但不能添亂,這是朱雄英對待宗室的原則。
這些事,大部分藩王心裡麵都明白的!
畢竟,大侄子這些年沒虧待他們這些叔叔,如果還不懂事,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老頭子說的話多了,可老頭子已經走了,叔侄之間,各憑良心。
日子繼續過著,朝野內外,一切平靜,沒發生什麼大事。
閒來無事的皇帝也會帶著孫子,還有大寧,小寧出宮看看,一是散心,二則是了解民生。
直到傍晚回宮,聽到自己的父皇回來了,太子急匆匆的跑去乾清宮。
“父皇,你可算回來了!”
朱雄英回來還沒喘口氣,太子跟著就來了。
“出什麼事了?”
太子拿著奏本,快速說道:“西南兩大宣撫司內亂,打起來了!”
喜歡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請大家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